close

========== 瑞士 ==========

瑞士邦聯(德語: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英語:Swiss Confederation)為西歐內陸山地國家,通稱瑞士,伯恩(Bern)是聯邦政府所在地。

瑞士北接德國,西鄰法國,南接義大利,東臨奧地利和列支敦斯登,地理上分為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及侏羅山脈三部分,阿爾卑斯山佔國土大部分面積,總面積約41,285平方公里,約台灣的1.14倍大,時區為UTC+1(夏時制:UTC+2),人口大約為786萬(2010年)。
瑞士聯邦沒有官方的國教,但大部分州(除了日內瓦州和紐沙特州)都認可官方教會,分為天主教和瑞士歸正會兩種情況。

瑞士由3個主要語言及文化區所組成,分別為德語區、法語區及義大利語區,而後加入了羅曼什語區,有四種官方語言,分別為瑞士德語(佔63.7%人口;若包含外國居民則佔72.5%)、瑞士法語(20.4%;21%)、義大利語(6.3%;4.3%)及羅曼什語(0.5%;0.6%)。
雖然瑞士人以德語人口居多數,但瑞士並未形成單一民族及語言的國家,對國家強烈的歸屬感來自於共同的歷史背景及價值觀,如聯邦主義及直接民主制等。

傳統上以瑞士永久同盟於1291年8月初締結,為建國之初始,8月1日是瑞士國慶日。


========== 地 理 ==========

瑞士與德國、法國、義大利、奧地利、列支敦斯登五國交鄰,國境幾乎都在阿爾卑斯山脈之中,多是高山及湖泊,地形及氣候相當多樣化。

瑞士國土位於北緯45至48度、東經5至11度間,地形基本上可分為三部分:南部的瑞士阿爾卑斯山區,中部的瑞士高原區以及西北部的侏羅山區。
阿爾卑斯山脈橫貫瑞士中南部,佔全國面積的60%。在較高的谷地存在冰川,總計境內冰川面積達1,063平方公里,冰川是萊茵河、因河、提契諾河、隆河等主要大河的源頭。
水道網包括了中歐及西歐最大的湖泊,如萊芒湖、波登湖及馬焦雷湖等,全境有超過1,500個湖泊,容量約佔歐洲淡水存量的6%。

瑞士山間谷地氣候溫和,高山較寒冷,一般屬溫帶氣候,但不同地區則有相當大的差異,高山存在冰河環境,山區氣溫隨海拔高度上升而遞減;而瑞士南方接近地中海式氣候區域,氣候較為舒適。


瑞士地圖



========== 歷 史 ==========

史前時代,在現在瑞士國土範圍的是凱爾特人的活動區域。凱爾特人曾經是歐洲中部的土著居民,他們的部落在公元前2世紀曾擴展到今天的法國、比利時、義大利北部、西班牙以及萊茵河流域,全盛時期還曾經成功地攻佔了羅馬城。聚居在瑞士國土範圍內的是凱爾特人的赫爾維蒂人的部落。

公元前後,分布於歐洲北部的日耳曼人不斷向凱爾特人居住區域擴張,公元前70年,感受到日耳曼人壓力的赫爾維蒂人的部落決定向西撤離到高盧西南的大西洋沿岸,因而向凱撒統治的羅馬帝國借道。考慮到日耳曼人對羅馬帝國的潛在威脅,凱撒決定在瑞士建立一個受羅馬控制的赫爾維蒂人的國家,於是羅馬軍隊沒有同意凱爾特人的借道通行,反而向他們發起攻擊,迫使赫爾維蒂人成為羅馬帝國的同盟者,於是,獲得羅馬帝國支持的赫爾維蒂人打敗了南侵的日耳曼人。
凱撒死後,繼任者奧古斯都將赫爾維蒂人的部落併入帝國行省,將今天的瑞士範圍正式納入羅馬帝國,當地的凱爾特人開始了羅馬化時代。

羅馬瑞士時期,當地建立了羅馬式的行政系統,興起了一系列城市,修建通向羅馬城的帝國大道,羅馬人還為瑞士引入了地中海沿岸的農作物和亞平寧半島的生活方式,隨之而來的還有基督教,100年-250年是羅馬瑞士的黃金時代。
259年,一支日耳曼人的部落聯盟渡過萊茵河,攻克瑞士的北部邊塞,從此羅馬瑞士進入了戰亂的年代。
401年,羅馬帝國軍隊撤出了阿爾卑斯山以北地區,從此日耳曼人統治瑞士的時代開始了。

日耳曼人統治的瑞士大體分為東西兩個部分:
西部由勃艮第部落聯盟統治,他們人口數量少,文化落後,在佔領瑞士之後接受了當地的羅馬-凱爾特人語言和文化傳統。
中部和東部由阿勒曼尼部落聯盟統治,他們所佔領的是瑞士山區和羅馬化程度較低的區域,在那裡,日耳曼語取得了勝利,這樣東西分治也是現今瑞士法語區和德語區的雛形。

之後,日耳曼人統治下的瑞士地區先後產生了很多小王國,這些王國相互征伐,最終於536年由法蘭克王國統一,
843年,根據凡爾登條約,瑞士再度分裂,分屬中法蘭克王國和東法蘭克王國。
1033年,神聖羅馬帝國再度統一分裂的瑞士。

而由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羅馬教宗之間的權力鬥爭,德意志王權衰落,各地方諸侯勢力上升,各路諸侯為了擴展自己的勢力紛紛建立了大批城市,所以在今天瑞士的區域,策林根家族推動建立了眾多的城市,形成了瑞士特有的城鎮自治體制,為日後瑞士邦聯的建立埋下了伏筆。

----------
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一世被選舉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結束了從1254年開始的大空位時代,繼位後的魯道夫一世致力於擴大王權和家族勢力,瑞士各個自由領地的自主性受到嚴重的威脅。

1291年8月,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強大壓力下,瑞士的三個谷地共同體:烏里、施維茨和下瓦爾登簽訂了三州同盟協定。
同盟條約規定了三者須相互幫助對抗一切內外敵人、通過共同的法律來保證地方安定、同盟之間的分歧須以協商方式和平解決、以及同盟的締約方均不得接受非本地方或者為了貪圖錢財而被任命的執法官員。
因這份同盟協議是瑞士歷史上有案可查的最早的協議,故今天的瑞士人把1291年8月視為瑞士聯邦的誕生日,每年的8月1日被定為瑞士國慶日。

1353年,最初的三森林州已與格拉魯斯州、楚格州、琉森、蘇黎世及伯恩等州結盟,邦聯擴張後,權力及財富皆有所增加,此後至15世紀末期才有新州加入聯邦。
1499年,瑞士於在斯瓦比亞戰爭戰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後,各州獲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所默許的自治權,神聖羅馬帝國幾乎被迫承認瑞士獨立自主。

1799年,拿破崙於法國大革命後發動霧月政變,開始了拿破崙時代。
法國政府征服瑞士並起草統一的憲法,並將政府體制改為中央集權,原屬瑞士邦聯的米盧斯及瓦爾特林納則分別被劃入法國及奇薩爾皮尼共和國。
法國佔領期間,瑞士改名為赫爾維蒂共和國,但此外來勢力所建立的共和國與瑞士各州高度獨立的傳統相違背,瑞士僅是法國的附庸國,法國軍隊鎮壓與當地人民反抗引發如下瓦爾登州的「恐怖日」暴動。

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瑞士重獲獨立,並確認為永久中立國,瓦萊州、紐沙特州及日內瓦州先後於1815年加入聯邦,瑞士的領土從1815年起即未再變更。

瑞士於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皆未受戰火波及,於1920年經公民投票後加入國際聯盟,其總部設於日內瓦。

1992年5月,瑞士提出加入歐盟經濟區的提案,但於同年12月提案被瑞士公民公投否決,之後無進一步行動。而後瑞士又對歐盟相關議題進行了數次全民公決,但由於意見不一,加入歐盟的提案凍結,現時實行了部份歐盟的標準,例如歐盟和瑞士之間各國人口可自由互相進出。
2002年3月3日,瑞士將是否加入聯合國議案付諸公民投票,最後因贊成占多數而於2002年9月10日加入聯合國。


========== 政 治 ==========

1848年通過的瑞士聯邦憲法為現今瑞士施行聯邦制的法律基礎,該部憲法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憲法之一。
現行瑞士憲法由公民於1999年投票通過,於2000年1月1日正式施行。憲法內容包括瑞士邦聯之組成,公民權利與義務,邦聯體制與州級制度,國策等,瑞士憲法禁止在瑞士實行死刑。

瑞士聯邦政府採行三權分立體制,分別為兩院制議會、瑞士聯邦委員會及瑞士最高法院。
瑞士聯邦委員會為瑞士最高行政機關,7名委員由聯邦議會選舉產生,全體委員為國家元首,同時聯邦議會也對委員會進行行政監督。
瑞士聯邦總統由每年的聯邦議會選出,任期為一年,傳統上由聯邦委員會成員輪流擔任。總統負責主持委員會會議及擔任瑞士對外的國家代表,瑞士總統只是「同僚中的第一人」,並沒有特殊的權力,仍為所屬部會的首長。

瑞士實行民主制度,公民的民主權利很大,公民對重大國事與地方事宜擁有表決、創制與否決權,可以成立請願,也可以以投票抵制政府的一些政策。
十萬名瑞士國籍者可以修改憲法,也可以修改國家外交政策。


========== 國 旗 ==========

瑞士和教廷的國旗一樣,是唯一的正方形國旗。
十三世紀(1273年)神聖羅馬帝國時代,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一世被選舉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繼位後的魯道夫一世致力於擴大王權和家族勢力,1291年8月,瑞士的三個谷地共同體:烏里、施維茨和翁特瓦爾登簽訂了三州同盟協定,這時候已經決定使用紅底白十字的國旗,但是在成立聯邦時決定在紅底上畫上四個大小相同的十字架,後來在1889年修改成今日的形式。

瑞士國旗,拍攝地點:Buchs街道上



========== 經 濟 ==========

瑞士經濟市場穩定且科技先進,就人均財富而言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2011年,包括金融及非金融資產)。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瑞士為世界競爭力最強的國家,歐盟報告顯示瑞士的創新力表現為歐洲最佳。
瑞士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長期居歐洲前列。於2005年,瑞士家庭收入中位數為96,500瑞士法郎,瑞士經常收支佔國內生產總值比率亦居世界前列。

製造業為瑞士最重要的產業,以生產專業化學製品、藥品及醫療產品、科學精密測量儀器、樂器為主,主要出口產品包括化學製品(34%)、機械及電子設備(20.9%)、精密儀器及鐘錶(16.9%),服務業為瑞士另一重要產業,包括銀行業、旅遊業、保險業及國際組織等。

瑞士全國就業人數約380萬人,瑞士就業市場較鄰國有彈性,失業率也相對較低,不過瑞士的失業率從2000年6月的1.7%上升至2009年的4.4%。
瑞士外國移民人口於2004年約佔21.8%,約與澳大利亞相當。


========== 貨幣 匯率 ==========

瑞士法郎(Swiss franc)是瑞士和列支敦斯登的法定貨幣,國際貨幣符號為CHF,由瑞士國家銀行發行管理,是一種硬通貨(經濟學名詞,意指其可以作為可靠且穩定的貯藏貨幣)。
瑞士的大部分鄰國使用歐元,瑞士境內亦有商鋪機構通行歐元。

以提款卡在當地取款,事後換算約 34台幣 換 1瑞士法郎。(略微偏高)

紙幣面額有10 , 20 , 50 , 100 , 200和1000法郎(francs),有多種防偽寄術,硬幣面額有5、10、20 分(rappen)和1/2、1、2、5瑞士法郎(francs)。
10元紙幣上為瑞士出生的建築師 勒·柯布西耶,20元紙幣上為霍尼格肖像,為二十世紀出色的音樂家。50元紙幣上的是舞蹈家 蘇菲.托伊伯,其餘的就沒親眼見過了。


正面



背面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Wikipedia』& 其它各網站補充,資料日期:2011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蒼海中的 朔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