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德 國 ==========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簡稱:德國)是一個中歐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由16個邦組成,首都與最大城市為柏林。

德國在地區分類上屬於西歐或中歐,領土面積357,021平方公里,約台灣的9.87倍大,時區為UTC+1(夏時制:UTC+2),人口約8,180萬人,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德語為官方語言及主要通行語言。

基督教為德國最多人信仰的宗教,於2008年時約有5,150萬(62.8%)居民具基督教信仰,所有人口中30%為屬天主教會,29.9%為隸屬於德國福音教會(EKD)的新教信徒,而其他基督教信徒則屬於其他較小的教派。
伊斯蘭教為德國第2大宗教,信仰人口介於380萬至430萬人(4.6%至5.2%),而佛教、猶太教及印度教分別約25萬人(0.3%)、20萬人(0.3%)及9萬人(0.1%),其他各宗教信仰則不超過5萬人。

德意志帝國於1914年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於1918年國內爆發革命而被迫停戰,帝國解體、成為共和制的威瑪共和國。由於德國在停戰協定——《凡爾賽條約》中深受不公正待遇、經濟崩潰、政局混亂,促使激進派政黨抬頭,最終於1930年代的經濟大恐慌時,由阿道夫·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取得政權、建立納粹德國,進入了法西斯專政時期。
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引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最終於1945年戰敗,國土被分區佔領,後形成了東德及西德兩個國家,直到1990年才重新統一。

德國為歐洲各共同體於1957年設立時的創始國之一,該組織後於1993年統合於歐洲聯盟之下。德國為申根區的一部份,並於1999年成為歐元區成員國。
德國參與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八大工業國組織、20國集團、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組織,並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2011年至2012年間的非常任理事國。


========== 地 理 ==========

德國東面與波蘭和捷克接壤,南面臨奧地利和瑞士,西面與法國、盧森堡相界,西北毗比利時以及荷蘭,北面與丹麥相連並臨北海和波羅的海。
德國地勢南高北低,高度由南方的阿爾卑斯山向北海及波羅的海遞減,地理最高點為楚格峰,標高2962公尺,最低點為威爾斯特馬斯克,海拔高度為海平面以下3.54公尺。萊因河、多瑙河及易北河等大河穿行而過德國中部的森林高地及北部低地,在阿爾卑斯山地區仍有冰河存在,但冰河逐漸消退。

德國大多數地區受潮濕的西風影響,屬溫帶海洋性氣候,此地區氣候因墨西哥灣暖流向北延伸的北大西洋漂流而較為溫和,而該暖流較溫暖的海水影響北海周邊區域,全年皆有降水,夏季降水較多,冬季時北部較南部溫暖,而夏季時則為南部較北部溫暖。
東部偏向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溫暖,較常出現長時間的乾燥。
中部及南部地區為海洋性氣候及大陸性氣候的過渡帶,最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區氣溫較低,德國中部的高地屬山地氣候,氣溫較低且降雨較多。


德國地圖



========== 歷 史 ==========

1871年,德意志帝國在普魯士王國的基礎上建立,德國才第一次形成了民族國家。由此往後的歷史才稱為德國歷史,之前的只是德意志地區和德意志各民族的歷史。

----------
日耳曼部落:(前100年-300年)
據推測,日耳曼部落的進化發生在青銅時代或者最晚是鐵器時代。公元前1世紀,部落開始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德國北部逐漸向南、向東和向西擴散,與伊朗人、波羅的人、凱爾特人的高盧部落以及東歐的斯拉夫人發生接觸。除了史料記載的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接觸以及考古發現外,科學家對早期日耳曼人歷史知之甚少。
奧古斯都的統治時代,羅馬帝國軍隊開始入侵德意志地區,日耳曼部落在抵抗過程中逐步掌握了與羅馬軍隊相類似的戰鬥戰術。
公元9年,舍羅斯克人首領阿米紐斯(Arminius)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中戰勝瓦盧斯所領導的羅馬軍團,位於萊因河和多瑙河以北的德意志地區才得以獨立於羅馬帝國之外。至公元100年,日耳曼部落已在萊因河-美因河-多瑙河沿岸定居,佔據了如今德國的大部分地區。

----------
民族大遷徙和法蘭克王國:(300年-843年)
376年,匈奴人對日耳曼的一支西哥德人發動襲擊,西哥德人在得到羅馬帝國皇帝的批准後以「同盟者」的身份進入羅馬帝國控制的土地,是為民族大遷徙的開始。此後日耳曼多個部落陸續跟進,並在今天法國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區建立了一系列的短命國家。
476年,由於不堪忍受壓迫,日耳曼人與部分羅馬帝國人聯合,推翻了羅馬帝國。
5世紀末,克洛維一世建立法蘭克王國,日耳曼人進入法蘭克時代。

法蘭克王國延續了數個世紀,經歷了墨洛溫王朝和加洛林王朝,在查理曼大帝的統治時期法蘭克王國幾乎佔據了整個西歐地區,由於領地內各地區間缺乏文化和經濟的聯繫,封建割據勢力強大,王國在查理曼大帝死後陷入一片混戰。

----------
神聖羅馬帝國:(843年-1806年)
843年,根據《凡爾登條約》,法蘭克王國分成西、中、東三個部分,其中萊因河以西的西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法國的基礎;萊因河以東的東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德意志王國的基礎,也是其後神聖羅馬帝國和今天德國的雛形;中部則成為後來法德爭端的起源。
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成為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建立了薩克森王朝,正式開創德意志國家,這是嚴格意義上的德意志歷史的開始。王國由洛林、薩克森、弗蘭肯、士瓦本、圖林根和巴伐利亞多個公國組成。
962年,王國國王奧托一世由羅馬教宗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
1024年-1125年,在弗蘭肯王朝統治期間,義大利北部和勃艮第加入神聖羅馬帝國,但主教敘任權之爭使皇帝的權力被削弱。在霍恩施陶芬王朝統治期間(1138年-1254年),帝國勢力進一步擴張到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區。德意志北部地區的城鎮因漢薩同盟而繁榮發展。
1356年,金璽詔書頒布,規定帝國皇帝由七位選帝侯選舉產生,選帝侯則來自帝國內最具勢力的公國統治者和地方大主教。這一規定成為帝國的基本國體,直至其滅亡。從15世紀初起,帝國皇帝幾乎被奧地利大公國的哈布斯堡家族佔據。
1517年,馬丁•路德撰寫了質問羅馬天主教的《九十五條論綱》,由此引發了宗教改革。宗教戰爭導致了三十年戰爭的爆發,戰爭使德意志領地遭受破壞。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署,結束了德意志地區的宗教戰爭,但也使帝國實際上分成了眾多的獨立公國。
1740年開始,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普魯士王國之間的戰爭佔據了18世紀的德意志歷史。
1806年,在拿破崙戰爭中,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被迫退位,神聖羅馬帝國徹底瓦解。

----------
萊茵邦聯:(1806年-1813年)
1806年7月12日,通過簽署萊茵聯邦條約(德語:Rheinbundakte),16個在法國保護下包括列支敦斯登、巴伐利亞、符騰堡和巴登在內的萊茵河兩岸的德意志南部、中西部邦國,脫離神聖羅馬帝國建立了一個新的政治聯合體萊茵聯邦。
1806年8月6日,已自稱奧地利皇帝的弗朗茨一世(即神聖羅馬帝國的弗朗茨二世)被迫宣佈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神聖羅馬帝國滅亡。

聯邦在法蘭克福設兩院制議會,推選拿破崙為保護人,並由拿破崙支配聯邦的外交和軍事;協議同時規定,在發生戰爭時,聯邦有義務向其保護人拿破崙提供一定數量的軍隊。作為回報,這些邦國的統治者將被給予較高地位:巴登、黑森、克萊韋和伯爾升為大公國,而符騰堡和巴伐利亞則升為王國。
根據條約,聯邦平常由一個憲法權力的組織管理,但聯邦各邦國都擁有獨立的主權,其他邦國亦可以與其他前神聖羅馬帝國的邦國合併而得到擴展。

在接著的數年,有再多23個邦國加入,德意志地區內只有奧地利、普魯士、丹麥控制的霍爾斯坦和瑞典的波美拉尼亞地區未有加入邦聯,而且不計算併入法國的萊茵河西岸和艾爾福特。
1808年,邦聯達到最大的版圖,包括三個王國、13個公國、17個侯國、及漢堡、呂貝克和不萊梅三個漢薩同盟城市。
1810年,德意志西北部大片地區被迅速合併到法蘭西第一帝國,以便監控對英國的禁運,令封鎖英國的大陸封鎖能夠順利推行。
1813年10月中旬,拿破崙在萊比錫戰役中被打敗,撤退到萊茵河西岸。失去保護的聯盟內各邦國爲了自身的利益,很快就倒向了反法同盟一方,10月31日,聯盟正式解體。

----------
復辟和革命:(1814年-1871年)
1814年,隨著拿破崙戰爭失敗,召開了維也納會議,一個由39個主權國家組成的鬆散聯盟---德意志邦聯成立。
由於不滿意復辟,德意志人民興起了追求統一和自由的自由主義運動,但隨後被邦聯議會主席克萊門斯•文策爾•馮•梅特涅策劃的措施所鎮壓。
1834年,德意志關稅同盟成立,極大促進了德意志國家的經濟統一。由於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民族主義在德意志人民特別是年輕知識份子中迅速成為一股重要的力量。用來代表此次運動的黑色、紅色和金色後來也成為了德國國旗的顏色。
1862年,威廉一世與議會鬥爭日益激烈並引發了軍事變革,奧托•馮•俾斯麥被任命為普魯士宰相。俾斯麥成功贏得了1864年普丹戰爭和1866年普奧戰爭的勝利,建立了北德意志聯邦,將奧地利排除在德意志邦聯之外。

----------
德意志帝國:(1871年-1918年)
1871年1月18日,隨著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利,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國宣布成立。普魯士霍亨索倫王朝開始統治新的帝國,首都柏林,帝國統一了除奧地利以外的各德意志國家,稱為小德意志。
1884年初,德意志帝國開始在歐洲以外建立殖民地。

在統一德意志後的最初時期內,帝國皇帝威廉一世採取的外交政策是通過建立同盟以鞏固德意志強國地位、孤立法國和避免戰爭,但是在威廉二世統治期間,帝國又採取了新帝國主義政策,導致與鄰國關係緊張,原先有帝國參加的聯盟不復存在,而新的聯盟又將帝國排斥在外,與此同時,法國卻通過《英法協約》與英國建立新的外交關係,並鞏固了與俄羅斯帝國的聯繫。除了與奧匈帝國保持接觸,德意志帝國日益孤立。
德意志的帝國主義走出國內與其它歐洲列強一道瓜分非洲,柏林會議後,德意志帝國獲得了包括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多哥和喀麥隆在內的非洲多塊土地。
瓜分非洲使得列強之間的矛盾日趨激化,並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刺身亡,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直接導火線,之後戰敗,作為被協約國戰勝的同盟國的成員,德意志帝國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1918年11月,德國革命爆發,威廉二世被迫退位。11月11日,德意志帝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1919年6月,德意志帝國被迫簽署《凡爾賽和約》,此次談判與以往的戰後和談不同,作為戰敗國的德意志帝國被排除以外。由於條約被認為過於苛刻且令德國蒙羞,促進了納粹主義的興起。

----------
魏瑪共和國:(1919年-1933年)
1918年11月,德國革命成功後,魏瑪共和國成立。
1918年,羅莎•盧森堡和卡爾•李卜克內西創立德國共產黨。1919年1月,德國工人黨成立,後來成為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
1919年8月11日,《魏瑪憲法》經德國總統弗里德里希•埃伯特簽字生效。
1930年代開始,德國政局岌岌可危,部分政黨如納粹黨使用准軍事化部隊威嚇選民,並藉高失業率與民眾的貧困爭取民意。擁有巨大影響力的精英因恐反政府的政黨經常借用魏瑪憲法第48條允許聯邦大總統以緊急法令統治國家,令民主制度漸漸崩潰。
在數個政府內閣失敗後,別無選擇的總統保羅•馮•興登堡在右翼部屬建議下,於1933年1月30日任命阿道夫•希特勒為新一任德國總理。

----------
第三帝國:(1933年-1945年)
1933年2月27日,國會縱火案發生,隨後頒發緊急法令將民眾的一些基本權利取消。
《授權法案》賦予希特勒政府完全立法權,只有德國社會民主黨投票反對,而德國共產黨由於其國會議員被殺或被捕已無法表達反對意見。在一系列行動和法案之後德國成為一黨專政的中央集權國家,國家經濟納入戰爭軌道。
1936年,德國軍隊進入萊茵河非武裝區,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的綏靖政策被證明是不恰當的。
1938年後,希特勒在膨脹主義的指引下逐步建立起大德意志。為避免兩線作戰,希特勒於1939年與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發動閃電戰,兩天後法國和英國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很快就直接或間接地控制了歐洲的大部分地區。1941年,德國開始了大屠殺,有組織地殺害了約600萬猶太人、約1000萬斯拉夫人和吉普賽人以及約25萬德國籍傷殘人士等。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毀與蘇聯的條約,打開東方戰線並入侵蘇聯,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不久德國對美國宣戰。雖然一開始德軍快速深入蘇聯境內,但隨後的史達林格勒戰役扭轉整個戰爭的局面。
1945年5月8日,在紅軍佔領柏林後,德國投降。

----------
分裂和重新統一:(1945年-1990年)
戰爭使近千萬德國士兵和平民死亡,大片國土喪失,約1500萬名德國人被驅逐,多個大城市被炸毀,戰後德國領土和柏林全市被盟軍劃分為四個軍事佔領區。

1949年5月23日美國、英國及法國佔領區(包含西柏林)合併,成立以波恩為首都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俗稱「西德」或「聯邦德國」);其中西柏林亦以特殊的城市地位,加盟位於波恩的聯邦政府。同年10月7日,蘇聯佔領區(包含東柏林)則單獨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俗稱「東德」或「民主德國」),設立首都即為東柏林。
西德:遵循自由主義,是個議會民主制共和國,施行「社會市場經濟」,與美國、英國和法國聯盟。西德從1950年代初開始經歷了長期的經濟成長,於1955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8年成為歐洲經濟共同體創始國之一。
東德:於1955年與蘇聯結盟,施行蘇聯模式的「計劃經濟」並迅速成為華沙公約組織中最富有、最現代化的國家,但其國民依然嚮往西德的政治自由和經濟繁榮。

為阻止東德人逃往西德,於1961年建造的柏林圍牆,被認為是冷戰的標誌。

1970年代,西德總理維利•勃蘭特的東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兩德之間的緊張關係。
1989年11月9日:由於日益增多的東德人取道匈牙利逃往西德以及東歐劇變的發生,東德下令開放柏林圍牆,這一舉動加速了東德的變革,最終促成了1990年10月3日的兩德統一。根據兩德協議,合併後的東、西柏林再次成為新國家的首都。


========== 國 旗 ==========

德國國旗是由三條等寬,分別為德國國家代表色「黑-紅-金」色的橫條組成的三色旗。

黑-紅-金三色旗最早出現於19世紀早期,開始正式被使用是在1848年德國革命,短命的法蘭克福國民議會(1848–1850)提議使用三色旗為民主化德國聯邦的旗幟。
一戰之後建立的魏瑪共和國也使用三色旗為德國國旗,二戰後的東西德都將三色旗作為自己的國旗,直到1959年東德在三色旗上加上國徽前這兩個國家的旗幟是完全相同的,從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後,黑-紅-金三色旗再次成為德國國旗。

三基色黑-紅-金和黑-白-紅在德國歷史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也常常獲得不同的解釋,現在黑-紅-金代表二戰後的共和民主政體體制,現在的德國聯邦和自由的聯合體:不僅僅是德國的自由,還包含了德國人民的民主自由。

德國國旗,拍攝地點:漢堡



========== 貨幣 匯率 ==========

歐盟17個國家使用歐元,這17國包含奧地利、比利時、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斯洛維尼亞、西班牙、馬爾他、賽普勒斯、斯洛伐克、愛沙尼亞。
歐元符號為€,國際貨幣符號為EUR。

在德國硬幣幣緣上刻有EINIGKEIT UND RECHT UND FREIHEIT 意即統一、正義和自由,代表其精神。

1 和2 歐元是德國國徽老鷹
10、20、50 歐分則是具有國家分裂與統一象徵意義的布蘭登堡(Brandenburger Tor)
1、2、5 歐分選用在舊德國芬尼銅幣上出現的橡樹枝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Wikipedia』& 其它各網站補充,資料日期:2011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蒼海中的 朔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