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佩特拉(希臘語:πέτρα,阿拉伯語:البتراء‎)是約旦的一座古城,位於安曼南方250公里處,隱藏在河谷東側的一條狹窄峽谷內。

佩特拉一詞源於希臘文「岩石」(petrus),很可能是《舊約全書》中稱的「塞拉」(意義也是岩石),即摩西出埃及後「點石出水」的地方,就是佩特拉。
但也有學者認為《舊約》中的塞拉只是指石頭,而不是一個城市的名字。
死海古卷中,佩特拉被稱為「Rekem」。


1985年,「佩特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登錄名稱:佩特拉 Petra
  評定標準:(1) 表現人類創造力的經典之作。
       (3) 呈現有關現存或者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
       (4) 關於呈現人類歷史重要階段的建築類型,或者建築及技術的組合,或者景觀上的卓越典範。


佩特拉的位置



========================================


離開埃及抵達了約旦,因志不在Aqaba,所以只停留了一個晚上隔天就要離開。

很感謝藍學姊惠賜一晚的〝希爾頓地板〞。希爾頓(HILTON)是高檔次的飯店,她們一向也不奢侈,只是湊巧當天晚上用了飛機里程點數換希爾頓,又沒事遇到一個來自台灣的流浪漢,亂遺棄似乎有辱國家門面,再加上知道我怎樣的地方都能睡(旅行中限定),就這樣收留了我,讓我睡了很好的一晚。


台灣人是很有人情味的~<( ̄︶ ̄)/



Aqaba的海邊



吃飽喝足後她們要返回大馬士革,就在此道別了。
我想,應該還會再見面....@@


----------

車子一路往北走,沿途是一片荒漠



約莫一個小時車程,我來到了中轉地 Ma'an。事實上 Aqaba 有車子直接去 Petra,只不過我坐的車是來到這個地方。

雖然說 Petra 也行,但 Petra 外的城鎮才是車子要抵達的正確地名,叫作「Wadi Musa」,Musa是河谷的意思。Wadi Musa 緊靠著 Petra,遊客吃住都在這裡,可以說很大部份的收入是來自於觀光客。
實際上約旦不是個有錢的國家,物價不應該太高,但在這裡似乎感覺不太出來,據我所知,很多時候是有兩套價錢啦....(麵包之類的)


Wadi Musa 的夜景



===== 佩特拉(Petra) =====

隔天,一早很辛苦。

時值2011年7月間,Petra 的門票是50JD(約合美金70元),似乎2007年被入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後門票就跟著年年漲,面對這樣的高額門票我不可能什麼都不作。
可惜,變嚴謹了,沒想到大清早竟然有人在山頭上盯梢(五點多),因為面對全世界的逆襲嗎?
東躲西竄後,我放棄了,畢竟這個遊戲是被抓到就算輸了,只不過我只付門票錢,罰款就別想了,這有經過一番周旋,耍無賴的我贏了~╮(╯▽╰)╭

不堪的回憶少提,接下來開始正文....@@

----------

進入古城的入口是一條長約1.5公里的狹窄通道,名爲「蛇道」



佩特拉通常被認爲是納巴泰王國的首都(就是上一篇提到後來被羅馬帝國所合併的一個王國),但是佩特拉到底是何時建造的尚無定論,據考古學家研究,陵墓為半希臘半埃及的樣式,估計佩特拉始建于公元前6世紀之後,很可能是托勒密王朝時期,即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


Treasury (Al-Khazneh):哈茲納赫殿堂(意爲金庫)
關於它的用途有諸多說法,安置寶藏之所,或國王的陵墓,或女神的神殿....



希臘風格的建築,6根科林斯柱式



西元前2世紀末,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國的逐漸衰落,納巴泰王國開始興盛。
公元106年:納巴特王國被羅馬帝國軍隊攻陷,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
3世紀:可能是由於薩珊波斯帝國的崛起和紅海海上貿易的興盛,作爲陸路交通要道的佩特拉漸漸衰落,
7世紀:被阿拉伯軍隊征服,當時已是一座廢棄的空城。
11世紀:十字軍東征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統治該地達一個多世紀。


許多石室,據說是以前的民居





羅馬劇場



據資料來看,上頭的是墓室





裡頭沒有東西



佩特拉常被稱爲〝玫瑰城〞,乃因其赤褐色砂岩高山的色彩,不同顔色的扭曲岩層形成了岩石表面的螺旋形和波浪形





Colonaded Street,佩特拉城中心的主要街道



道路旁的神廟



另一側,教堂內的馬賽克圖案。這裏最早是由納巴泰人建立,之後拜占庭人于公元530年對它進行了重新設計和擴建,後來經歷焚毀已經數次地震的破壞,但地上的圖案仍保留了下來







這是給遊客拍照的,娛樂用....@@



這也是神廟,但已殘破不堪



最後一段是冗長的階梯,大約要將近一個小時....







山頂上是 Monastery(Al-Deir,修道院),建于公元前3世紀,是納巴泰人的墳墓
內部墻上浮雕十字架,說明這裏曾是拜占庭時期的教堂



附近的小山頭可以鳥瞰整個大地



山頭上的營帳



遠看修道院



裡頭並不小,只是我介紹得很簡短罷了
差不多了,該回去了....



----------

1812年,一位年輕的瑞士探險家名叫J.L.伯克哈特(Johann Ludwig Burckhardt),熱衷于對阿拉伯文明的研究,他身爲〝非洲內陸地區研究促進協會〞成員,奉命前往非洲研究尼日爾河的源頭。
他精心準備著自己的旅行計劃,由于要穿越西亞的阿拉伯世界,因此他必須學會如何適應當地的飲食習慣,講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語,他在叙利亞和約旦完善他的伊斯蘭教的知識。

本職工作的便利給他的研究帶來了重大機會,在從大馬士革去開羅的途中,他聽說一個被瓦迪穆薩群山保護的城市竟遭至難以置信的毀滅性破壞,他知道當地的貝都因人從未見過歐洲人,他們對陌生人都抱著猜疑和敵意,爲了不招致他們的驚覺與懷疑,貝克哈特精心制訂了周密的調查計劃。
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因此試圖達成一個目標,來表示對亞倫(聖經中人物)的敬意,我要尋找谷地盡頭的亞倫墓。」,谷地應就是傳說中被群山包圍的佩特拉。

他裝扮成阿拉伯人,蓄了長須,改名爲埃布拉罕•依布•阿布道拉。由于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語和豐富的伊斯蘭教知識,沿途被誤認爲伊斯蘭教的學者而未引起懷疑。
他雇了一個當地的嚮導領他去亞倫墓,一切依計劃進行:走過狹長、險峻的西克峽谷,驚人的一幕出現在他眼前,他不露聲色,只是匆匆巡看了法老寶庫和厄恩墓,馬上斷定他脚下的城市就是傳聞中的佩特拉,他在日記中寫道:「瓦迪穆薩的毀滅,可能就是指古城佩特拉。」,驚人的發現縱然令他激動萬分,但他未敢久留,只呆了一天就離開了佩特拉。

他是第一個證實傳說中的佩特拉存在的西方人,這一天是1812年8月22日。


===== 後記 =====

這一帶的食物不便宜,所以旅館有提供buffet,雖然也不算便宜,但對我來說是合算的....@@









╮(╯▽╰)╭....就先這樣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蒼海中的 朔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