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梵蒂岡(Vatican City)位於羅馬市的市區範圍內,總人口約八百多人,是全球面積最小及人口最少的國家。
梵蒂岡拉丁語意為「先知之地」,前身為「教宗國」。

西元4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在羅馬城西北角的門徒聖伯多祿(聖彼得)殉難處建立了「君士坦丁大教堂」,以示紀念。
公元756年,法蘭克王國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其周圍區域送給教宗(教會史上稱為「丕平獻土」),後來就以此成立了半世俗政體型態的「教宗國」,範圍廣及義大利半島中部的大部分地區。

15至16世紀,君士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聖伯多祿大殿」,成為天主教會舉行最隆重儀式的場所;

19世紀,歐洲的民族主義興起,義大利的民族統一運動使聖座於義大利的領土愈來愈少,半島北方的薩丁尼亞王國成為義大利統一運動的領導者,更主導成立了義大利王國。身為教宗國首府的羅馬城面臨統一在即,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以身為「教會的保護者」的名義出兵保護羅馬城。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拿破崙三世把駐在羅馬的軍隊調回本國,使得義大利王國的軍隊得以順利開進羅馬城,義大利的統一正式完成,而教宗被迫退居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宮中,之後歷代教宗均敵視新的義大利王國。
1929年2月11日,墨索里尼掌握義大利政權,與教宗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蘭條約》,義大利承認聖座為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教宗,其領土位於梵蒂岡城,稱為梵蒂岡城國,為中立國,其國土神聖不可侵犯,此條約正式解決了聖座與義大利政府間多年的困擾。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梵蒂岡仍按照《拉特蘭協議》保持中立,當時教宗為庇護十二世。

2009年1月1日:教廷宣稱「義大利的法律過於繁雜,而且欠缺穩定、時常和天主教教義相違背」,正式宣佈以後不再自動採納義大利議會通過的法律。

----------
聖座(Holy See)是教宗及其顧問們在國際場合暨外交場合中主權實體的名稱,也是向下屬的全球各地的天主教會發出指令時所使用的正式名稱,自1929年開始以《拉特蘭條約》確定為主權國家。
作為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梵蒂岡接受聖座的直接統治實施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雖然梵蒂岡在地理上是一個小國,但因天主教全球龐大的信眾人口使其在政治和文化上有著世界性的影響力。
梵蒂岡的公民大部分是神職人員,包括了主教、神父、修女,以及著名的瑞士衛隊(一支教宗的志願禁衛隊)。

語言:梵蒂岡並未制定任何有關官方語言的法律,但以義大利語最為常用。

教宗:梵蒂岡是一個宗教領袖制國家,梵蒂岡的元首(即教宗),由80歲以下的樞機在「西斯廷禮拜堂」內舉行的教宗選舉產生的,任期可達終身。

軍事:梵蒂岡的國防力量稱為瑞士衛隊,瑞士衛隊人數約為150人,負責保護宗座。

貨幣:2002年以前,梵蒂岡常以義大利里拉及梵蒂岡里拉作為其境內的通用貨幣,在義大利加入歐元區後,梵蒂岡與歐盟簽訂的特別協議,發行小量鑄造並流通屬於梵蒂岡的硬幣,主要為使用及收藏之用。

梵蒂岡歐元,2011年版



1984年,「梵蒂岡城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登錄名稱:梵蒂岡城國 Vatican City
  評定標準:(1) 表現人類創造力的經典之作。
       (2) 在某期間或某種文化圈裡對建築、技術、紀念性藝術、城鎮規劃、景觀設計之發展有巨大影響,促進人類價值的交流。
       (4) 關於呈現人類歷史重要階段的建築類型,或者建築及技術的組合,或者景觀上的卓越典範。
       (6) 具有顯著普遍價值的事件、活的傳統、理念、信仰、藝術及文學作品,有直接或實質的連結。


羅馬裡的「梵蒂岡」



========================================

1870年,羅馬城被義大利吞併後,教廷在羅馬城以及義大利各地的地產、宮殿、莊園紛紛被沒收,連教宗的正式宮殿——奎里納爾宮也被沒收,成為義大利皇宮。
庇護九世退縮至梵蒂岡城堡內,並宣布自己為「梵蒂岡的囚徒」,以示對義大利強行吞併教皇國的抗議。

在「梵蒂岡的囚徒」這段時間裡,教宗將自己禁錮在梵蒂岡城堡內,其活動範圍最遠只達聖彼得大教堂廣場入口,教宗也不再巡幸其它羅馬城的主座教堂。
義大利的共和主義者如加里波第等人建議進軍梵蒂岡城,完全消滅教宗的世俗權力,但是這個提議在義大利國內沒有被佔優勢的保守派民族主義者接受,梵蒂岡城繼續保持了獨立狀態,義大利也無法完全無視這一事實。庇護九世之後的歷代教宗均敵視新的義大利王國,甚至不准信徒擔任義大利王國的公職。

1929年2月11日,此時教皇國滅亡已有59年,教廷對義大利的長期敵視和抵制已經顯得不合時宜,於是教宗「庇護十一世」的代表與義大利王國代表在羅馬的拉特蘭宮簽署了解決雙方問題的最終協議,即《拉特蘭條約》。
根據《拉特蘭條約》規定,教廷最終承認義大利的統一以及羅馬成為義大利首都,義大利王國承認教宗在梵蒂岡城堡內至高無上的權威和世俗統治權力,梵蒂岡城堡成為獨立的「梵蒂岡城國」。

從這天起,延續了11個世紀的教宗國在1929年2月11日正式滅亡,由「梵蒂岡城國」取而代之。


梵蒂岡位在台伯河西岸



台伯河



前方的梵蒂岡



===== 聖彼得廣場(Saint Peter's Square) =====

廣場正面為聖彼得教堂,所以名為「聖彼得廣場」,據說耶穌的門徒聖彼得在這里被掛在倒十字架上。
建設廣場用了十一年的時間(1656~1667年),由建築大師貝尼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親自監督工程的建設。

廣場長340公尺,寬240公尺



梵蒂岡模型(即全"國"範圍),橢圓形區域就是廣場



廣場中央的方尖碑



廣場周圍有4列共284根多立克柱式的圓柱,上頭共計有140個聖人像



原「老聖彼得大殿」由君士坦丁大帝資助,於326年至333年始建,歷時三十年建成
後來教宗猶利二世決定重建聖伯多祿大殿,由建築師布拉曼特、米開朗琪羅、德拉‧波爾塔和卡洛‧馬泰爾相繼主持設計和施工,於1506年4月18日動工,1626年宣布落成,即今日所見之聖彼得大教堂



聖彼得,又譯「聖伯多祿」,右手握著耶穌送給他的天堂金鑰,左手拿著耶穌給他的聖旨
彼得是耶穌十二使徒之一,原來是加利利海邊的漁夫,與耶穌的第一個門徒安德烈是兄弟,在安德烈的引薦下彼得得以成為耶穌最初的門徒之一



據說耶穌去了天堂之後把金鑰匙交給了彼得,後來彼得成了天主教的領袖,來到羅馬傳教,羅馬皇帝為了嫁禍天主教於是放火燒了羅馬城,並歸罪於天主教處死了彼得,這個位置後來就成了聖彼得大教堂的所在地。
儘管新約沒有提到伯多祿到過羅馬,也沒有提到他在羅馬殉道,在天主教傳統中這裡是最神聖的聖地之一。


使徒保羅(應該是...),耶穌在世時他總是與彼得一起跟隨在耶穌左右



===== 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 =====


教堂本身就是個精美的藝術品



聖門只在節慶時才會打開



這裡可能是世界最大的教堂,佔地23,000平方米,可容納超過六萬人



貝尼尼的雕制的青銅華蓋(Bernini's bronze baldacchino),有5層樓高



頂穹窿直徑42米,高約138米,據說是由米開朗基羅設計的



資料說,聖彼得的墓位於梵蒂岡聖彼得大殿地下密室,那或許就是下面



前方的祭壇



有數個精美的穹頂彩繪





應該意謂著「天堂之鑰」



聖彼得的青銅像(The bronze statue of Saint Peter),Arnolfo di Cambio 創作



米開朗基羅的《聖殤像(Pietà,或譯聖母哀悼基督、聖母憐子)》
1497年11月,法國駐聖座大使委託米開朗基羅創作這件雕塑,後來成為米開朗基羅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當時米開朗基羅只有23歲



安德烈(Andrew,Ανδρέας),彼得的兄弟,伯賽大(Bethsaida)的漁夫,是施洗約翰的門徒







教宗名單,最左上角的是聖彼得



左邊樓梯通往教宗的地下陵墓







教堂的聖水



===== 梵蒂岡博物館 & 西斯廷禮拜堂(Vatican Museums & Sistine Chapel) =====


前往「梵蒂岡博物館」和「西斯廷禮拜堂」的指標



梵蒂岡博物館(Vatican Museums,義大利語:Musei Vaticani),西斯廷禮拜堂是博物館裡頭的一部份



開始有雕像區,但容我簡單帶過



《望樓的阿波羅》The Belvedere Appool



博物館內每個角落就是壁畫,也可以稱之為壁畫博物館







地圖廊,有義大利各地全圖



教宗格雷戈里十三世(1502年1月7日-1585年4月10日),委派佩魯賈的 Ignazio Danti 繪於牆上,該畫廊位於 Belvedere 庭院的西側,長120米,Ignazio Danti 花了三年(1580—1583),完成了40幅畫作



天花板的裝飾是一群風格主義畫家(如 Cesare Nebbia 和 Girolamo Muziano)的作品













拉斐爾畫室(Stanze di Raffaelo),是由拉斐爾及其徒弟們的壁畫裝飾的館室



這裡有許多的精美畢畫,雖然不知道是否都出於拉斐爾大師手筆
欣賞之餘,我在尋找一幅畫







這個,《雅典學園》The School of Athens



雅典學院教宗命拉斐爾畫的畫,在中間的兩人分別為柏拉圖及亞里士多德,拉斐爾把不同時期的人全都集中在一個空間,除了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之外,另外還有亞歷山大大帝、蘇格拉底、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等等。
另外有意思的是,拉斐爾以達文西為原型繪製柏拉圖,而有人認為亞里士多德像米開朗基羅,至於作者拉斐爾就躲在最右邊,是一名穿黑衣的戴帽男子。


----- 西斯廷禮拜堂(Sistine Chapel) -----

西斯廷禮拜堂是一座位於梵蒂岡宗座宮殿內的天主教小堂,這裡最有名的是米開朗基羅所繪的《創世紀》及《最後的審判》,也是教宗選舉的舉行處。
米開朗基羅創作時極為艱苦,謝絕一切助手,長期仰面作畫導致他頸項殭直,無法正常直立身體行走,看書讀信都要放置在頭頂仰視

歌德曾評論說,沒有到過西斯廷禮拜堂,無法了解一個人所能做的事



《最後的審判》The Last Judgment
米開朗基羅於1534年-1541年繪製,取材於《新約全書:啟示錄》故事,描繪世界末日來到時,基督再來,並親自審判世間善惡



《創世紀》Sistine Chapel ceiling,由9幅中心畫面組成,畫出上帝創造世界的過程
正中的是《創造亞當》



《原罪-逐出伊甸園》、《大洪水》
要詳細描述這些藝術傑作是件辛苦的事,有興趣的可以自行去查查吧。



西斯廷禮拜堂周圍



通往出口的螺旋梯



===== 後記 =====


傳說的瑞士衛隊



梵蒂岡郵筒



突然驚現熟悉的國旗



聖座是台灣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
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台灣成為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教廷召回駐台大使葛錫迪主教,改派公使銜代辦駐華
1985年7月,復改派參事銜代辦駐華迄今,僅派出參事銜代辦的等級



或許國際關係微妙,但我只為熟悉而喜悅



位在大道的右側



聖座同174個國家和地區有正式外交關係,在聯合國設常駐觀察員。
對外的基本政策,是宗教的、人道的,而非政治的,也無關經貿、軍事。

教廷主張與世界各國廣建邦交,藉以提高本身的國際地位與影響力,以達到保障各國境內天主教徒的宗教自由權,外交基本方針是不與任何邦交國斷絕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蒼海中的 朔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