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伊斯坦堡是土耳其伊斯坦堡省的首府,也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亦為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人口超過1000萬。由於地處黑海與地中海之間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控制了黑海的進出,故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伊斯坦堡在其存在的歷史之中曾擁有過很多個不同的名字,例如「拜占庭」(前667年)、「君士坦丁堡」(330年)和「士坦堡」,這些舊名現時仍然是某些國家活躍使用的名稱。
除這些名字之外,伊斯坦堡亦曾被稱為「新羅馬」或「第二羅馬」,因為羅馬帝國君主君士坦丁大帝在古代希臘殖民地拜占庭城建立了羅馬帝國的純正基督教首都,以抗衡充斥大量異教徒的羅馬城。
10世紀起,突厥人和阿拉伯人開始稱君士坦丁堡為「伊斯坦堡」(İstanbul),這個名稱來自希臘語「στην Πόλη」(stim boli)即「在城裡」、「進城去」,此處的「城」即君士坦丁堡的特稱。
1453年,土耳其人征服君士坦丁堡後,「伊斯坦堡」逐漸成為該城的官方名稱,與「君士坦丁堡」的名字並用,而近代居民覺得「君士坦丁堡」這名字太長,所以將名稱縮減,稱為「士坦堡」。
土耳其共和國立國後,爲使地名更符合土耳其語的習慣,在1930年正式將城市名命為「伊斯坦堡」。
(大陸官方以音譯爲「伊斯坦布爾」,港、台則採半音半意的「伊斯坦堡」)

----------
伊斯坦堡現址定居的第一批人相信是紅銅時代的人,定居于往安那托利亞(小亞細亞)方向的土丘,當地發現的器具可追溯至前5500-3500年。
在拜占庭建城前,這裡是一個古舊的港口城鎮「力高斯」,在前13至11世紀由色雷斯人部落建立,鄰近的是「西美斯策拉」,是老普林尼曾在他歷史著作中記述過的一個城鎮。

前7世紀,墨伽拉的希臘殖民者「拜占斯」,領導一群墨伽拉殖民者在迦克墩(Chalcedon,今伊斯坦堡的亞洲邊岸)對岸建立了「拜占庭」,後來吞併了迦克墩,使城市版圖橫跨博斯普魯斯海峽。

330年,拜占庭的優越位置吸引了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目光,他在這裡建立了「新羅馬」(Nova Roma),在他死後就被更名為「君士坦丁堡」。其後更成為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的獨特位置令它成為各國間的商業、文化與外交中心。

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發起為奪取耶路撒冷,中途卻轉攻佔君士坦丁堡,該市被洗劫和褻瀆。隨後伊斯坦堡成為拉丁帝國的首都,十字軍希望以這個國家代替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
1261年,伊斯坦堡又被拜占庭帝國分裂的尼西亞帝國奪回。

君士坦丁堡在拜占庭帝國最後的數十年,因與外界隔絕以及日益嚴重的經濟破産而衰落,人口驟減至三至四萬人,市內大片地區無人居住。

1453年5月29日,「征服者」蘇丹(蘇丹:穆斯林統治者)穆罕默德二世,在53日的圍城之後進入了君士坦丁堡,該市很快就成爲奧斯曼帝國的新首都。
後續的蘇丹興建了很多建築瑰寶,包括托卡比皇宮和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宗教遺址亦賦予地方以興建大型的皇家清真寺(例如在神聖門徒教堂原址與建了法齊赫清真寺),並毗鄰學校、醫院和公眾浴場,當中居民包括穆斯林、基督徒或猶太人,組成了一個獨特的多種族社會。

1890年代,該市開始現代化,興建了大橋、完善的供水系統、鋪設電燈和引入了有軌電車與電話。

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首都由君士坦丁堡遷往安卡拉。
1930年,土耳其政府爲使地名更符合土耳其語的習慣,正式將城市名命爲「伊斯坦堡」。

1950年代,全市有很多新的道路和工廠建成,有些歷史建築被拆卸以興建現代寬闊的林蔭大道、大街和公眾廣場,該市一度數目衆多的希臘社群,在1955年伊斯坦堡大屠殺後,有很多離開回到了希臘。
1970年代,伊斯坦堡人口開始急速上升,從安那托利亞來的人都涌入伊斯坦堡找工作,很多新的工廠在市郊建成,這一陣子的人口增長導致住宅群的急速增長,很多偏僻的村落被併入城市版圖。

今日作為全國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堡是現代土耳其的金融、文化和經濟中心,然而該區現飽受人口激増、工業污染,以及未詳盡規劃的都市化等威脅。


1985年,「伊斯坦堡歷史地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登錄名稱:伊斯坦堡歷史地區 Historic Areas of Istanbul
  評定標準:(1) 表現人類創造力的經典之作。
       (2) 在某期間或某種文化圈裡對建築、技術、紀念性藝術、城鎮規劃、景觀設計之發展有巨大影響,促進人類價值的交流。
       (3) 呈現有關現存或者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
       (4) 關於呈現人類歷史重要階段的建築類型,或者建築及技術的組合,或者景觀上的卓越典範。


伊斯坦堡的地理位置



========================================


離開Izmit,我搭著便車來到了伊斯坦堡。

伊斯坦堡正好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orus)之上被切割成左右兩邊,原本隔海峽相望,直到近代這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大城市有兩座大橋連結,一座是建於1973年的博斯普魯斯大橋(Bosporus Bridge),另一座是眼前建於1988年的「征服者蘇丹穆罕默德大橋」(Fatih Sultan Mehmet Bridge)。

征服者蘇丹穆罕默德大橋(Fatih Sultan Mehmet Bridge)



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北連接黑海著與馬爾馬拉海,是歐亞的天然分界線。
「博斯普魯斯」在希臘語中是〝牛渡〞的意思,傳說古希臘萬神之王宙斯曾變成一頭雄壯的神牛,馱著一位美麗的人間公主,從這條波濤汹涌的海峽游到對岸,海峽因此而得名。

這就是「博斯普魯斯海峽」(Strait of Bosporus),南北全長 30.4 公里,最寬處3.6公里,最窄處708公尺



伊斯坦堡岸邊的一隅,城市被海峽分成幾個區塊



海上交通繁忙



陸地上有電車,但因為也在陸地上跑,所以伊斯坦堡的交通不算順暢





伊斯坦堡有450座清真寺,伊斯蘭教的諺語說:「《古蘭經》誕生在麥加,讀者在埃及,珍藏在伊斯坦堡」



===== 聖索菲亞大教堂(Sancta Sophia / Aya Sofya) =====

傳說中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在大教堂的位置上曾經有過三間教堂:

第一間教堂是在360年2月15日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在位時啟用,當時為拜占庭帝國最重要的一個教堂,但404年君士坦丁堡牧首與皇帝阿卡狄奧斯的妻子阿麗亞尤多希亞發生衝突,皇后遭到流放,後續引發的連串暴亂使得第一教堂毀於一旦。

第二間教堂是415年10月10日狄奧多西二世下令興建,這是由建築師魯弗留斯所建的木製屋頂教堂,但在532年1月,為了賽車、執政者登基屬誰功勞的一場尼卡暴動引發了大火,造成第二所聖索菲亞大教堂被燒成渣滓。

第三間教堂就是現在眼前所看到的教堂,是532年2月23日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興建,當初皇帝將帝國各地的物料運送到君士坦丁堡,例如:以弗所阿提密斯神殿的古希臘圓柱、來自遠處採石場的大石、埃及的斑岩、色薩利的綠色大理石、博斯普魯斯海峽地區的黑石及敍利亞的黃石,超過一萬人參與建造工作,建築師們採用希羅的理論,在廣大的空間之上建造巨大的圓頂。537年12月27日,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與牧首梅納斯一起參與了盛大的落成儀式,教堂內的馬賽克則在查斯丁尼二世在位時(565年-578年)才完成。




大廳前的內廳



大教堂是以一位名為索菲亞的聖人而命名,因此稱為「聖索菲亞」(Ἁγία Σοφία),這個詞在希臘語裡是上帝智慧的意思,拉丁語名稱為Sancta Sophia,解讀為「上帝聖智教堂」。

教堂供奉的是正教基督教神學裡的耶穌



在6世紀建造完成後,聖索菲亞大教堂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直到近千年後的1519年塞維亞主教座堂建成才被取代



聖索菲亞大教堂建築的重要意義在於其巨大的圓頂,是一幢「改變了建築史」的拜占庭式設計,該圓頂影響了後續許多知名建築,如後來奧斯曼帝國的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







1054年,羅馬來的樞機穆瓦延穆捷的亨伯特(Humbert of Mourmoutiers)到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祭壇將牧首米恰爾一世•色路拉裏烏(Michael I Cerularius)逐出教會,這事件被視爲東西教會分裂的開端,當時的歷史舞台就是在這裡。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期間(1202-1204),大教堂被拉丁基督徒洗劫褻瀆,大教堂的一些聖物被轉送到西方。之後在拉丁帝國的佔領下,聖索菲亞大教堂成為了羅馬天主教會的主教座堂。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人征服君士坦丁堡,當時教堂已相當殘破。穆罕默德二世下令清理,原本的鐘鈴、祭壇、聖幛、祭典用的器皿被移去,灰泥覆蓋基督教馬賽克,聖索菲亞大教堂隨即被轉換成「阿亞索菲亞清真寺」,日後又逐漸加上了一些伊斯蘭元素,例如米哈拉布、敏拜爾及外面的叫拜樓。

「敏拜爾」意為台階,通常是宗教首領在敏拜爾上向信徒們講解古蘭經的內容



「米哈拉布」(Mihrab),在前面左右兩側有16世紀蘇萊曼一世在征戰匈牙利後帶來的兩根巨大蠟燭





這是16世紀奧斯曼帝國蘇丹穆拉德三世從帕加馬運來的古希臘漢白玉大甕,共兩個



這裡被稱為「世界的肚臍」,即世界中心,歷任蘇丹就是在這個地方被加冕



1847年至1849年間,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對清真寺開展了最著名的一次復修,他們鞏固了圓頂和拱頂、擺正圓柱及改變建築內外的裝潢,上層樓座的馬賽克被擦掉,古舊的吊燈被撤換,巨大的圓框雕飾被加掛在圓柱上,書有阿拉、先知穆罕默德、四大哈里發(阿布•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阿里)及穆罕默德兩位孫兒(哈桑、海珊)的名字。

圓框內寫著伊斯蘭聖名







可以上二樓





隨著土耳其共和國的建立,1934年該教堂失去了其宗教意義。
1935年2月1日,第一任土耳其總統及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將聖索菲亞大教堂變為博物館,地毯被移走,覆蓋在馬賽克上的石膏由專家費心地擦去,地面飾品得以展示,這座歷經血雨腥風見證了數個帝國興盛衰亡的建築重新對世人開放。







11世紀的女皇佐伊馬賽克:
馬賽克的基督身穿深藍色長袍,他坐在金色背景的中央位置,以右手祝頌的同時左手拿著聖經,在他頭兩側分別寫有「IC」及「XC」,意指「耶穌基督」(Iēsous Khristos),身穿禮服的君士坦丁九世和佐伊女皇分別在耶穌的左右側。
君士坦丁九世頭上的文字寫道:「君士坦丁,上帝基督虔誠的皇帝、羅馬帝王、蒙那馬裘斯」。佐伊女皇頭上的文字寫道:「佐伊,非常虔誠的奧斯古塔」。
他們原來的頭部已被颳去,現時的是後來替換上的,早期版本的馬賽克可能是佐伊女皇的丈夫羅曼努斯三世(Romanus III)或她的養子米海爾四世(Michael IV),但另一種說法是認為這幅馬賽克原本是描繪著更早期的皇帝及女皇。



站在聖母左方的是君士坦丁一世,他把城市的模型送給聖母,身邊的文字提到:「聖人及偉大的皇帝君士坦丁」。
站在聖母右方的則是查士丁尼一世,把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模型呈給聖母。
聖母頭項兩側的圓雕刻有花押字「MP」和「ΘY」,是「Mētēr」及「Theou」的縮寫,意指「上帝的母親」。



其它馬塞克拍得不好,就不仔細介紹了。


1985年,聖索菲亞大教堂所在的伊斯坦堡文化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文化遺產,但是博物館的維護工作並不到位



1993年,一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考察團在其報告中指出,博物館牆上的石膏正在脫落,有些破損的窗戶沒有及時被修復,大理石的清理工作也沒有到位,一些顏料已經被潮濕的空氣侵蝕了。同年,博物館在其穹頂之下搭建起了支撐用的腳手架,這一「臨時」建築一直在博物館內存在著。
1996年至1998年,阿雅索菲亞博物館被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選為百大瀕危遺產。


===== 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Sultan Ahmet Camii / Blue Mosque) =====

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是土耳其的國家清真寺,建於蘇丹艾哈邁德一世統治時的1609年至1616年。

因為其中一個因室內磚塊所用的顏色,所以又被稱為藍色清真寺



在吉托瓦托洛克和約(Peace of Zsitvatorok)及對波斯人的戰事失利後,奧斯曼帝國蘇丹艾哈邁德一世決定要在伊斯坦堡建造一座大型清真寺以安撫安拉,以往的蘇丹都以戰利品來承擔建築費用,但艾哈邁德一世在位時並沒有贏取重要的勝利,不得不從國庫裡調用資金興建,卻引起了阿訇的憤怒。



清真寺的建築工程始於1609年8月,由蘇丹親自主持動土儀式,艾哈邁德一世有意讓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成為他的第一個帝國清真寺,他任命著名建築師希南徒兒「賽德夫哈爾•穆罕默德阿加」負責這一項工程。
清真寺的詳細工程記錄在八卷書籍裡,現在收藏在托卡比皇宮裡,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在艾哈邁德一世統治後期仍未完工,直至穆斯塔法一世時才完成,開幕典禮舉行在1617年(1616年已有通行記錄),蘇丹可以在皇家包廂內祈禱。



清真寺參照了鄰近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的拜占庭特色,並加入傳統的伊斯蘭建築,被視為奧斯曼建築古典時期的最後一個大型清真寺建築



在清真寺南方,正對著蘇丹艾哈邁德公園,這裡安葬著蘇丹艾哈邁德一世,享年28歲



還有他的妻子與十多個孩子



===== 地下宮殿(Basilica Cistern / 土耳其語:Yerebatan Sarayı) =====

「yere」是地底,「Sarayı」是沉入的意思,可以從字面上瞭解,「yerebatan」是地底的大空間
這裡過去主要是大型的貯水池,也曾是軍事彈藥庫,現在變遊客的覽勝地



地下宮殿佔地 70 x 140 公尺,有 336 根大理石柱,容量約八萬立方尺(超過二千一百萬加崙)
伊斯坦堡有數座像地下宮殿(Yerebatan Sarnici)一樣的大型貯水池,由拜占庭查士丁尼大帝於公元527-565年統治時期所建造,作為當時伊斯坦堡市民日常飲用水的來源之一



水底不只有錢,還有魚....@@



地下宮殿最神秘的淚柱,柱身上有樹紋及孔雀眼的紋路,這種柱子很可能是羅馬帝國時代來自伊斯坦堡倍亞濟區(beyazit)的一處集會廣場



地下宮殿的最尾端有兩個梅杜莎(Medusa)頭像



梅杜莎原本是個長髮與優雅外表的女生,與雅典娜同時愛上宙斯的其中一個兒子柏修斯(Perseus),雅典娜出於嫉妒將梅杜莎的長髮變成可怕的毒蛇,自此後看到誰就會變成石頭



因為梅杜莎已變成石化人的妖女,雅典娜就藉此唆使柏修斯殺掉梅杜莎,最後是成功了,但也有許多無奈在裡頭



一個倒放的梅杜莎跟一個側放的梅杜莎,說這樣放可以鎮魔,不被石化,但那應該只是遊客故事,實際應該只是柱子本身不夠高,底下為了墊高就隨意擺放罷了。


===== 市集(Bazaar) =====

市集是土耳其的文化之一,其中「有頂大市集」(Grand Bazaar)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巴扎之一,共有二十個多個出口,五十多條室內街道



大市集是1460年城市建造計畫的其中一環,最初由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修建,隨著規模的擴大也曾多次被火災所毀,現在還有擴張的跡象,目前而整個大市場佔地四萬二千平方公尺,有四千多家的店舖











如所見,這是在伊斯坦堡常看到的一種藍眼幸運符,土耳其人稱為邪惡眼睛(Evil Eyes),說可避邪護身





這是另一個市集









===== 其它角落 =====

接著是一些城市其它角落,就不詳述了....

----------

路旁的色彩豔麗



----------

古羅馬賽馬場,昔日作競技場用途,現在名為 Sultan Ahmet 廣場。

廣場上放置了狄奧多西方尖碑,是君士坦丁大帝從埃及卡納克神殿掠奪過來的戰利品,另一個維護中的是君士坦丁紀念碑,是君士坦丁七世建於西元 940 年,為了紀念祖父而建造



希臘青銅蛇柱,建於西元前四七九年,蛇形柱取自西元前五世紀波希之戰,希臘以小搏大戰勝波斯,用擄獲的兵器熔鑄而成,由三條蛇纏繞而成的青銅蛇柱,現在只剩半截



----------




沒有進去的托卡比皇宮(Topkapi Palace)



----------




加拉達塔(Galata Tower),熱那亞人稱之為基督塔(Tower of Christ),拜占庭人稱大塔(The Great Tower),塔高 66.95 公尺,牆厚 3.75 公尺,內部直徑約 9 公尺,連地窖共九層,樓梯共 195 級,曾是當時的最高建築。

舊的加拉達塔原是一座東羅馬帝國時拜占庭所建的塔,名為大塔,相信是查士丁尼大帝於西元 578 年所建造,用以讓君士坦丁堡控制北端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金角灣的海上堡壘,但是舊塔在 1204 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被焚毀。
現在看到的加拉達塔建於 1348 年,源起是熱那亞(Genoese)的商人殖民在君士坦丁堡金角灣對岸的加拉達港(Galata Port),為了擴大地盤所建構的防禦工事,屬於熱那亞在加拉達堡壘建築中的一部份。

話說十七世紀時的鄂圖曼帝國時期,一個名叫切來比(Hezarfen Ahmet çelebi)的人,利用一對人造的大翅膀從加拉達塔塔上飛越博斯普魯斯海峽,成功降落在對岸的廣場上,可惜該成就不被當時的蘇丹所接受,最後被以假借巫術的罪名給放逐了



----------




一條名為獨立大街(İstiklal Caddesi)的步行街,大約3公里





杜乃爾(Tunnel)意為隧道,是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地鐵線,始於1875年,是世界上僅次於倫敦的古老地鐵



全長約573米,僅有兩車站,連接伊斯坦堡最繁華的兩個地區,被認為是世上最短的地鐵線,初期以蒸汽機為動力,後來以電力拉動



----------

伊斯坦堡大學



----------

瓦倫斯水道橋(Valens Aqueduct),是羅馬時代為了供應城市生活用水而建的輸水道





----------






----------

傍晚,在廣場的許多角落都有人在用餐(現在還是齋戒月)





===== 後 記 =====

這是從開羅旅館撿的,算補充資料吧(雖然它是日文的),現在就留在伊斯坦堡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蒼海中的 朔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