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吳哥歷史》:
繼扶南與真臘之後,繼續在柬埔寨這地區發光發熱的是『吳哥王朝』(802年-1432年),亦稱為高棉帝國。
高棉(Khmer)於中國古籍亦稱為吉蔑、閣蔑,802年,闍耶跋摩二世建立高棉國家,他是一位神王,在吳哥王城作為帝國首都。高棉軍隊擁有數百頭戰象,他們征服了周邊大多數地區。1010-1150年蘇利耶跋摩一世和蘇利耶跋摩二世的統治時期,帝國步入極盛。

12世紀中葉:真臘國王〝蘇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1150)定都吳哥。蘇耶跋摩二世信奉『毗濕奴』,婆羅門主祭司〝地婆訶羅〞(Divakara)為國王設計了吳哥窟(Angkor Wat)這座國廟以供奉毗濕奴,名之為「毗濕奴神殿」,建造時間歷時30年。
12世紀末葉:真臘國王〝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奉大乘佛教為國教,吳哥城(Angkor Thom)也於該時期興建。
14世紀中葉:〝闍耶跋摩七世〞奉大乘佛教為國教,吳哥窟成為大乘佛教寺,。
15世紀初葉:暹羅(泰國古稱)入侵吳哥,因暹羅人信奉上座部佛教,吳哥寺變為上座部佛寺,此後吳哥寺一直是上座部佛寺,延續至今。

15世紀30年代:高棉帝國因為中世紀溫暖時期結束後,氣候由夏季降雨穩定型態轉為聖嬰與乾旱頻繁的氣候型態。由於過去為了支持吳哥的龐大人口,砍伐森林開墾農田,導致水土流失,使得長時間建立的洞里薩水管理系統淤積,在乾季時無法供應農田用水,遇到乾旱時狀況更加嚴重,造成作物產量遽降,無法再供應數十萬人的糧食需求,造成吳哥城的衰落,於16世紀末期成為廢城。
1431年,暹羅破真臘國都吳哥,真臘遷都金邊,次年,吳哥窟被高棉人遺棄,森林逐漸覆蓋漫無人煙的吳哥。吳哥遺跡多不為世人所知,僅有少數些高棉人獵戶進入森林打獵,無意中發現宏偉的廟宇,又或一些當地的佛教徒在廟旁邊搭蓋屋寮居住,以便到廟宇中朝拜。
16世紀,此寺被稱為「Angkor Wat」;「Angkor」,來自nagara,Wat是高棉語中的「寺廟」,「Angkor Wat」即「寺廟都城」。

----------
《中國文獻記錄》:
唐:《唐書》稱為吉蔑、閣蔑(都是Khmer的對音)。
宋:稱為「真臘」,一名「真里富」。根據中國宋代趙汝适的《諸蕃志》記載,當時的國都名字為「祿厄」。祿厄(Lokor)來自梵文nagara,即都城。
元:元朝稱為「甘勃智」,元成宗鐵莫爾在元貞二年(1296年),派遣周達觀出使真臘。使團取海路從溫州開洋,經七洲洋(西沙群島海面)、占城、真蒲、查南、半路村、佛村(菩提薩州),橫渡淡洋(今洞裡薩湖)至吳哥國登岸。周達觀和他的使團駐吳哥一年。回國後周達觀寫了關於真臘風土民情的報告《真臘風土記》。《真臘風土記》稱吳哥窟為「魯班墓」,又說國王死後,有塔埋葬,可見吳哥寺乃皇陵。
  元代航海家汪大淵在1330年-1339年間曾遊歷吳哥,他稱吳哥窟為「桑香佛舍」,這表明在十四世紀中葉,吳哥窟已經改為佛寺。汪大淵還報告吳哥窟有「裹金石橋四十餘丈」,十分華麗,有「富貴真臘」之語。
明:《明史》稱「甘武者」,明萬曆後稱「柬埔寨」。明代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派遣尹綬出使真臘。尹綬從廣州出發從海道經占城,過淡水湖(今洞裡薩湖)、菩提薩州、經吳哥窟抵達真臘。尹綬回國後將真臘國的山川、地理和吳哥都城所見,繪畫成圖上呈,明成祖大喜。

「究不事」、「甘勃智」,「甘武者」、「柬埔寨」都是 Camboja 對音,真臘、真里富來自「暹粒」Siem Reap。

----------
《歐洲人的發現》:
1586年:方濟各會修士和旅行家〝安東尼奧•達•馬格達連那〞遊歷吳哥,並向葡萄牙歷史學家〝蒂歐格•都•科托〞報告其遊歷吳哥的見聞:「城為方形,有四門有護城河環繞……建築之獨特無以倫比,其超絕非凡,筆墨難以形容」,但〝達•馬格達連那〞的報告被世人視為天外奇談,一笑置之。
1857年:駐馬德望的法國傳教士〝夏爾•艾米爾•布意孚〞神父著《1848—1856印度支那旅行記,安南與柬埔寨》,報告吳哥狀況,但仍未引人注意。
1861年1月:法國生物學家〝亨利•穆奧〞為尋找熱帶動物,無意中在原始森林中發現宏偉驚人的古廟遺跡,並著書《暹羅柬埔寨寮國諸王國旅行記》,大肆渲染,他說「此地廟宇之宏偉,遠勝古希臘、羅馬遺留給我們的一切,走出森森吳哥廟宇,重返人間,剎那間猶如從燦爛的文明墮入蠻荒」,這才使世人對吳哥刮目相看。
1866年:法國攝影師〝艾米爾•基瑟爾〞是世界上最早拍攝吳哥窟照片的攝影師,他發表的吳哥窟照片使人們可以目睹吳哥窟的雄偉風采。

----------
《修復》:
1907年:暹羅(泰國)將暹粒、馬德望等省份歸還柬埔寨。
1908年起,法國遠東學院開始對包括吳哥窟在內的大批吳哥古跡進行為期數十年的精心細緻的修復工程。吳哥窟的190米寬的護城河如一道屏障,阻擋森林的圍困,因此吳哥窟比其他吳哥古跡保存得最完整。但仍然雜樹叢生,有些樹根深植入部分建築物的紅壤磚縫隙,逐漸將縫隙擴大,最後將紅壤磚推落,使建築物坍塌。修復工程包括幾個方面的工作:清除雜草、樹林、積土、白蟻,穩定地基,支撐搖搖欲墜的建築物,然後運用考古學家在希臘雅典和印尼爪哇等地古跡重建工作中發展起來的分析重建術運用在吳哥古跡的重建上,最後清理吳哥窟的工程在1911年完成。
19世紀30年代:開始用分析重建術復原吳哥窟,分析重建法要求必須用遺址的原來材料,按原來的古代的建造方法復原遺址,只有在原物無存的情況下才允許適當使用代替物。這項工作到了六十年代曾因柬埔寨政局動盪而停頓,於1990年代重新展開。
1992年:聯合國將〝吳哥古蹟(Angkor)〞列入世界文化遺產,1993年開始,世界各國對吳哥窟的保護工作重新展開。


====================
『吳哥古蹟』,在世界遺產名錄中登錄的名稱為〝Angkor〞,Angkor是高棉語「城市」的意思。
古蹟群分布在40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包括高棉王國從9世紀到15世紀歷代都城和寺廟,如吳哥窟、吳哥城、巴戎寺、女王宮....等遺蹟。
2007年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在吳哥王朝鼎盛時期,吳哥地區面積近3,000平方公里,是工業革命前全球面積最大的城市。當時吳哥擁有50至100萬人口,為供應足夠糧食以及調節旱季與雨季,吳哥地區建立了一套精密灌溉系統,以完善水渠與眾多的人工湖來發展農業。

吳哥窟(Angkor Wat):(又名〝吳哥寺〞或〝小吳哥〞,12世紀 Suryavarman II)
一般人習慣以吳哥窟代表遺蹟群的全部,但實際上它代表的僅為其中一個廟宇。
Wat是「寺、廟」的意思,前人誤中譯為「窟」,一直延用至今。
吳哥窟實際上是一座印度教寺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毗濕奴(Viṣṇu)為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
吳哥窟是整個吳哥遺跡群的精華,一九九二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首先從吳哥地區的眾神廟裏面選中了這裡,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加以保護。

吳哥城(Angkor Thom):(又名〝大吳哥〞,12世紀末-13世紀初 Jayavarman VII)
大吳哥城是由1181年登基的〝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所建,這位國王是一位虔誠信奉佛教的國王,他所留下的吳哥城遺址緊臨著小吳哥,是一處被長達十二公里城池所包圍的城市。
吳哥都城佔地9平方公里,在這範圍內各朝建立許多古都遺迹,如:蘇利耶跋摩一世重建的空中宮殿,烏達雅地耶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建立的巴扶恩寺,闍耶跋摩七世建立的百茵寺(Bayon)、鬥象台和癲王台等。
為與吳哥窟做一區別,吳哥窟(Angkor Wat)被稱為小吳哥,吳哥城(Angkor Thom)被稱為大吳哥。

1992年,吳哥古蹟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登錄名稱:吳哥古蹟 Angkor
  評定標準:(1) 表現人類創造力的經典之作。
       (2) 在某期間或某種文化圈裡對建築、技術、紀念性藝術、城鎮規劃、景觀設計之發展有巨大影響,促進人類價值的交流。
       (3) 呈現有關現存或者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
       (4) 關於呈現人類歷史重要階段的建築類型,或者建築及技術的組合,或者景觀上的卓越典範。

吳哥窟與吳哥城的地理位置,位於暹粒市北方。
在Google map上無法清楚看出細部道路,所以我用規劃路線兜了〝大環〞與〝小環〞出來,從大吳哥北邊出,繞外一圈再返小吳哥慣稱為〝大環〞,而從東邊出口出繞一圈返小吳哥稱為〝小環〞。從暹粒市區到小吳哥西邊入口處約5.6 KM



========================================

『我夢想中的吳哥,我知道你一直在這邊等我,我有依約定前來....。』
我不會知道自己從什麼時後開始聽說過吳哥的名字,我只記得他在我的心目中跟埃及金字塔平起平坐。

我在暹粒待了四日,其中一天是去洞里薩湖,三天是吳哥。
這裡實在太大,想仔細逛的話一天內是不可能走完的,即使說是三天逛完也是一種傲慢,我不願把自大放在走馬看花上頭,畢竟吳哥....不虧為當時的一個王城呀....。
既然〝一天內〞是不可能,那自然〝一篇內〞也是不可能,要分成幾篇寫....。

由於故事背景過於龐大,我不是專業的史地學家,有力不所及之處,只是盡力的描述所見與所知的一切....各位就看看就好,別太認真了~
那麼....吳哥的故事可以開始了~

----------
一早五點起床,因為要到小吳哥看日出。
時值三月,白天會非常熱,所以這幾天都是趁太陽還沒出來就先偷偷出發...。

在樓下等了一會兒,老韓來了(昨天的韓國女生,因為直到現在我也不知道她叫什麼,所以叫〝老韓〞),我們開始騎車往北出發。
這幾天都騎腳踏車,因為便宜(爛的車一天1美金,好的一天2美金,我選2美金的....對,走路更便宜,只是別傻了....=_=)。

在抵達小吳哥之前會經過像高速公路收費站一般的售票處。
門票有三種,一日票20美金、三日票40美金、7日票60美金。(2011年價格)
我買的是三日票,三日不是要遊客一口氣逛三天,而是可以在一個星期內任意選三日使用。不用先選~每天進景區時會有人親切的幫你打洞標記,相當的人性化,原本覺得40美金很貴,但此刻的我完全不這麼認為....因為她值得。
(他們採人海戰術在確認門票的,所以偷偷摸摸的事就算了吧~@@)


接近六點,抵達了小吳哥西邊的長堤....



小吳哥的簡單地圖。
吳哥窟坐東朝西,護城河呈長方形,東西方向長1500米,南北方向長1350米,全長5700米,河面寬190米。
護城河正西、正東各有一長堤通往吳哥窟西門、東門,東堤是一道土堤,西長堤(我目前位置)長200米,寬12米,上鋪砂岩版,古時西長堤是裹金的。



=====吳 哥 窟(小吳哥 Angkor Wat,12世紀 Suryavarman II)=====

一般人想看日出都到這個池塘前(因為有倒影),我不是個日出愛好者,不過湊湊熱鬧倒也不錯~



池塘邊很多遊客



遠看更能體會人多



她應該是日本人....



太陽慢慢升起,可以開始看吳哥了


----------
〝蘇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柬埔寨吳哥王朝國王(1113—1150年在位)
他在位時是吳哥王朝疆域最廣的時代,當時蘇利耶跋摩二世的國家是以印度教信仰為基礎。
在印度教裡有三大主神,濕婆(Shiva,破壞神)、毗濕奴(Vishnu,保護神)、梵天(Brahma,創造神),雖然當時高棉帝國的國教為〝濕婆派〞,但蘇二世信奉〝毗濕奴〞,並為之修建很多廟宇,最有名的就是各位眼前的『吳哥窟(Angkor Wat,或稱吳哥寺)』,吳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就是「毗濕奴的神殿」。
蘇利耶跋摩二世耗費30年來修建吳哥窟,活著時作為宮殿,死後又成了他的陵墓(陵墓為學者的一種推論)。

由於印度教的基本教義是以善惡得報為基礎的輪迴,人類不斷地在善惡中輪迴,反覆地死亡,只有把死亡切斷才是真正的解脫,而解脫的方法便是沐神之恩,與神結合為一,因此吳哥王會在生前決定死後與自己結合為一體的神,而忠實地祭祀祂,為祂建造寺院,目的就是希望死後解脫個別存在的自我,而與神合為一體,成為真正的神。
所以國王就是寺廟中所供奉的神之化身,因此〝「神王」信仰〞便是吳哥王朝裡諸王建造這些偉大建築的原因。

一些學者認為,吳哥窟是蘇耶跋摩二世的皇陵根據有三:
1. 吳哥大多數其他寺廟朝東,面對朝陽,但吳哥窟正門朝西,面向日暮。根據荷蘭考古學家博施(Bosch)的研究,印度和爪哇的殯葬風俗,墓地一律朝西,祭祀的寺廟則朝東。
2. 畫廊浮雕反時針方向排列,是印度教葬禮時在墓地巡行的方向;
3. 吳哥窟畫廊中蘇耶跋摩二世與毗濕奴神相貌相似,暗含日後升天成毗濕奴長駐毗濕奴神殿之意。

----------

先看一張前幾天在〝金邊皇宮〞拍的照片,這是吳哥窟的模型。
吳哥窟的祭壇由三層長方形迴廊組成,環繞須彌臺,一層比一層高,如此象徵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是印度教諸神的居所。
在祭壇頂部矗立著按五點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寶塔,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峰,而週邊的護城河則象徵環繞須彌山的〝鹹海〞。



正面維護中,要繞側邊的小道....



最外側的迴廊



迴廊有著浮雕故事,每一個方向各有兩組,所以在外側迴廊一共有八個故事,假如我沒記錯方位的話應該是西邊南方的〝Kuruhshetra戰爭〞



照片很難拍出故事的感覺(太寬了),對這些浮雕我感覺手中的相機很無力,故事背景也過於龐大,就不詳細說了。
不過八個故事中有一個是〝乳海翻騰〞,很有名的印度神話故事,吳哥許多地方都跟這故事有關,這個在離開小吳哥前會介紹到~


迴廊的各角落都可以發現精美浮雕,事實上整個神廟本身都是一件藝術品









沉浸在吳哥世界的女孩



從最外側的迴廊進入,眼前就是第二層的迴廊,以及後方的〝須彌山〞(主峰被擋住了@@)



提婆(Deva):
在梵語中表示神明、聖靈。用來描述任何比人還進化的存在體,可能是神明、聖人、或半人半神,而女性的神稱為提毗。惡神阿修羅則為諸善神提婆的敵對陣營。
提毗(Devi):
梵語為女神之意,象徵了神聖的女性面,印度教的性力派認為提毗與提婆、男神是相互不可或缺的相對存在。婆羅門教奉行一元論,認為提毗是所有女神的原型,因這樣的見解所以全體的印度神話女神都是提毗,只是不同的外觀而已。

所以依照維基百科的說法,這是〝提毗〞(Devi)....



除了中央五座寶塔,第二層迴廊的四個角落也有四個寶塔



進入了第二層迴廊,這裡就沒有浮雕了,只有一些殘缺的佛像



透過窗,俯視第二層與第三層間的院落



迴廊的出口,門上有許多精細的雕刻



須彌山五塔的其中一塔
(雖然有人打掃但不讓上,理論上可以再上一層,是維護中嗎.....?)



角落,許多Devi



角落,一堆亂石



角落,久遠神像,在這裡守衛了多少歲月....



很多事只能夠現場感受,就隨意了。接下來讓我們看看〝乳海翻騰〞吧~

----------
乳海翻騰(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印度教三大史詩之一的神話故事:

印度教三大主神,〝濕婆〞(Shiva,破壞神)、〝毗濕奴〞(Vishnu,保護神)、〝梵天〞(Brahma,創造神)。
〝須彌山〞(Mountain Meru):
意為寶山,古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山,位於小千世界的中央(小千世界是大千世界的一部分,這概念後來為佛教所採用)。
〝提婆〞(Deva):
在梵語中表示神明、聖靈,用來描述任何比人還進化的存在體,可能是神明、聖人、或半人半神。惡神阿修羅則為諸善神提婆的敵對陣營。
〝阿修羅〞(Asura):
是一群追求力量的神族,有時更被稱呼為惡魔。最早期的吠陀文獻記載阿修羅族是一群司掌道德及社會的神祇。於後期印度教的文獻如《往世書》和《過去如是說》中,兩族開始被明確地二元化,阿修羅族作為提婆族的對立被描寫成邪惡的一眾。
〝納加〞(Naga):
用來指一種傳說中的神秘生物,這種生物的外表類似巨大的蛇,有一個頭或多個頭;其形象在婆羅門教、印度教和佛教經典中常有出現。但是用法並不十分嚴格,有時被用來指大象或真正的蛇,在漢語由於受佛經譯法的影響,納加通常被翻譯為「龍」。印度教神話中納加掌管水,豐收與生殖,男性稱為 Naga,女性稱為 Nagi,在神話中Nagas的頭常被描述成有七個或九個頭,是Garuda的敵人。
〝阿帕薩拉〞(Apsara):
指飛天仙女或水精靈。

每個神祇的定義隨著宗教時期的不同而有差異,不過太詳細的與這個故事無關,大概有個概念就行了。
角色到齊~故事可以開始了.....

----------
傳說中,長生不死的甘露,埋藏在須彌山下的乳海(Ocean of Milk)底下。
在印度神話中,神祇之間也經常爭戰不休,雖然衪們的壽命比凡人長久,但終究也有生老病死,眾神們一直被這個問題困擾著。
有一次善神提婆和惡神阿修羅發生激烈的爭執,梵天(創造神)為了調停這場爭執,就與阿修羅和善神一起商議,最後大家決定同心協力去攪拌乳海(Ocean of Milk),就可以令大海出現長生不老的甘露,這樣大家都可以得到好處,也可以停止爭鬥。

祂們把須彌山當成攪拌棒,毗濕奴化身成靈龜頂著須彌山當作支點,把五頭巨蛇─納加之王婆蘇吉(Vasuki,Naga)纒在山腰當成轉動的繩索,九十二個阿修羅拉著巨蛇的頭,八十八個提婆拉著巨蛇的尾,不斷來回拉扯轉動須彌山,用來攪拌乳海使其翻騰。
經過千年翻攪,乳海逐漸沸騰枯竭。此時,巨蛇忍受不了拉扯的劇痛,口中噴出大量毒液,毒液濺到地上匯聚成江河,流入大海毒害三界眾生,於是眾神請求濕婆吞下毒液以保護大家。濕婆不忍讓眾生受苦,只好硬生生地將毒汁吞進口中,毒性劇烈的汁液流經濕婆的咽喉,把濕婆的脖子燒成青黑色,因此,濕婆又被印度人稱為「尼拉坎陀」,即〝青頸〞的意思。

最後,裝著甘露的瓶子終於出現了,但是卻被動作比較快的阿修羅一把搶走,毗濕奴擔心阿修羅喝了甘露會不利諸善神,於是將乳海濺起的浪花幻化成無數的飛天仙女(Apsara)。這些飛天仙女有著曼妙的姿態,赤裸著上身,赤腳跳著誘人的舞蹈。
好色的阿修羅們一看到這些美麗的仙女,全都呆了,完全忘了長生不老的甘露。

善神們趁著阿修羅魂不守舍之際,搶過甘露一一服下。
但是有一個神智比較清醒的阿修羅,眼看甘露要被善神們喝完了,偷偷化身為善神,排隊也要喝了一口,但是甘露才吞到喉嚨還沒下到肚子,卻被天上的日神及月神看出祂是冒牌的,立刻告知毗濕奴,毗濕奴趕緊砍下他的頭。
這個阿修羅的身體馬上死去, 但頭部已經喝到了甘露,所以頭部沒有死,這個頭知道是日神、月神打的小報告,害他功虧一簣,於是恨之入骨,從此就一直追著日神及月神,追到時就把祂們吞進口中。但是因為這個阿修羅的喉嚨已經被砍斷了,所以吞進去的日月神還是會從喉嚨的洞口跑出來,這就是日蝕和月蝕的原因。

翻騰的海水中湧出了魚、蝦、鱷魚及各種寶物,長著三個頭的白象也在乳海中浮現,後來成為因陀羅(Indra)的坐騎。
因陀羅在印度教吠陀經籍記載為善神的領袖,眾神之首,祂同時也是雷神及戰神。後來的佛教古籍翻譯,因陀羅即為....「帝釋天」。

----------

中央為毗濕奴,底下為所其所幻化的靈龜,左邊為九十二阿修羅,右邊為八十八提婆,天上有飛天仙女,底下有魚、蝦、鱷魚,有的斷成一半是因為磨擦產生高熱沸騰,所以以一半象徵死掉的水族
(在我後方圍起了鐵架寫著維修中,所以右半邊只有看板在庭院供人參觀,無法親眼目睹)



印度人傳說,毗濕奴有十個化身,分別是魚、龜、野豬、人獅、侏儒....等。這十個化身分別對應到關於毗濕奴的十個故事,而在乳海翻騰中即為烏龜(Kurma)的化身。
毗濕奴在人的形象中,擁有四支手臂,分別拿著不同的神器:金環、法螺、蓓蕾(花)以及神杵,但依情況不同應該會略有差別(浮雕中央人形即為毗濕奴)



浮雕左端,在故事裡,九十二個阿修羅拉著巨蛇的頭,巨蛇為五頭巨蛇─納加之王〝婆蘇吉〞(Vasuki)



阿修羅的形象刻劃,怒目中有著正邪的暗示....



我試著跟老韓用英文講解這個故事,不知是我英文還未夠班還是怎樣,她有聽但沒有懂,算了吧,隨緣.....@@。

雖然眷戀仍在,但小吳哥的介紹就到這邊.....。

----------

早餐時間,吃他?不是啦~只是他比我的三明治有趣罷了....╮(╯▽╰)╭



離開小吳哥前的回首,傳說中的〝須彌山〞....



護城河,190米寬



當地人結婚要拍照,結果遊客也衝上去要合照.... ╮(╯ˍ╰)╭



一路向北,接著要前往吳哥城(Angkor Thom)



=====吳 哥 城(大吳哥 Angkor Thom,12世紀末-13世紀初 Jayavarman VII)=====

大吳哥城是由1181年登基的〝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所建,這位國王是一位虔誠信奉佛教的國王。他所留下的吳哥都城遺址緊臨著小吳哥,是一座被十二公里城牆所包圍的城市。


前面是〝南門〞,建構吳哥城是信奉佛教的國王,左右兩旁卻是印度教乳海翻騰的場景



左邊,善神提婆,杏眼,戴圓錐型的頭飾



右邊,惡神阿修羅,圓凸的眼睛,戴著有冠毛的頭盔



緊拉著Naga,在這裡卻是七首而非五首



南門有四個面,刻著〝闍耶跋摩七世〞的面容。與印度教不同的是,此乃象徵佛意的眼觀四面、耳聽八方~



進城,繼續往北騎,小心跳躍的鹿?@@



遊客坐大象在城裡晃....



-----百茵廟(Bayon,12世紀末 Jayavarman VII)-----

百茵廟(Bayon)位於吳哥城中央,依然是〝須彌山〞概念建立起的神廟。
其特殊的地方,是每座塔的四面都刻有三公尺高的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微笑面容







高聳的須彌山



許多遊客會進到窗口拍照



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百茵廟內有48個微笑的巨大佛面,這也是〝微笑高棉〞的由來



四周依然充滿著浮雕,遙想工匠們在神廟裡一鑿一雕的情景....



百茵廟呈四方型,在外側迴廊上也有著浮雕,每個方位四組,所以一共有16個故事



這是戰爭的場景,有大象與戰士加入戰局



依然是戰爭,但特別的是底下的河流裡大魚吃羚羊、小魚吃河蝦....


諸多的故事圍繞著百茵,安靜的刻劃在這裡,把一個時代停留著....


-----巴扶恩(Baphuon,11世紀中 Udayadityavarman II)-----

位於百茵廟的西北方,有著一座森林中的巴扶恩(Baphmon)



這裡最有名的應該是這位於西側的大臥佛,可以看出佛的形象嗎?(左邊是頭,右邊是腳)



繪筆下的〝微笑高棉〞



-----癲王台(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12世紀末 Jayavarman VII)-----

癲王台(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是一座簡單的二層平台,位於巴扶恩東邊道路旁,台基上雕刻著上許多神像。
關於這個台的故事在網路上找到的版本太雜,感覺不到一個有公信力的版本,不過多繞著麻瘋病、某國王....嗯,算了,純欣賞吧~


台基上,滿是神佛









站到上頭,看見遠方池塘戲水



其實南方也有個台叫〝鬥象台〞,會取這名是因為有大象作為基台的雕飾故名,不過沒拍照,就跳過了~ ╮(╯﹏╰)╭

----------

城東邊的〝勝利門〞(Victory Gate),形象與南門相同


----------

故事先到這裡停一下,文章太長了,我在台灣某網站碰到了點問題(嗯...無名小站),有字元數限制。
不過拆開就拆開吧,確實也太長了,我都已經寫到想吐了,更何況看的人呢?(笑)

所以嚕,下一篇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蒼海中的 朔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