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俄 羅 斯 ==========

俄羅斯聯邦(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語:Russian Federation),簡稱俄羅斯(俄語:Россия,英語:Russia)或俄國,地跨歐亞兩大洲,是蘇聯最大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繼承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首都為莫斯科。

俄羅斯聯邦由84個不同的行政分區組成,其中包含21個享有較大自由的共和國、48個州、8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及2個聯邦直轄市(莫斯科和聖彼得堡),本土面積達17,075,400平方公里,為台灣的471.7倍,覆蓋超過八分之一的地球陸地,是目前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國家。
俄羅斯時區數目也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都要多,橫跨UTC+3到UTC+12(不含UTC+5)的9個時區的標準時。俄羅斯是世界人口第九多的國家,2012年有1.43億人。俄語是俄羅斯國家唯一的官方語言。

東正教是聯邦內的主要宗教,俄羅斯正教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東正教會團體,其最高權力屬於主教公會,有1億俄羅斯公民表示自己信仰東正教。其他的宗教包括了天主教、基督新教、伊斯蘭教和佛教等,多數南俄的突厥語族與北高加索人信仰伊斯蘭教。

俄羅斯有世界最大儲量的礦產和能源資源,目前俄羅斯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及OPEC以外最大的原油輸出國,俄羅斯亦是世界八大工業國之一,其擁有世界最大的森林儲備和含有約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


========== 地 理 ==========

俄羅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時針序):挪威、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朝鮮(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國、加拿大、格陵蘭(丹麥自治領地)、冰島、瑞典隔海相望。
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羅斯聯邦全境大部分地區屬於平原,特別是歐洲部分以及亞洲的西伯利亞地區,南部平原大部分是寬廣草原,而北部平原則大部分是森林地區。山脈多集中在東部太平洋沿岸及南部邊境,例如大高加索山脈和薩彥-貝加爾山脈,比較中央的烏拉爾山脈雖是歐洲和亞洲的主要分界線,但因屬於古褶曲山,山勢低矮,地形起伏不大。
很多條大河流經平原到達海洋,主要的河流包括伏爾加河、顎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以及阿穆爾河(即黑龍江)。
主要湖泊有貝加爾湖、拉多加湖和奧涅加湖等。

俄羅斯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和北寒帶,氣候多樣,以大陸性氣候為主。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5度攝氏到負50攝氏(全世界有記錄以來最低的溫度之一),7月平均溫度為0攝氏到27攝氏。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


遼闊的俄羅斯聯邦



========== 歷 史 ==========

按照俄語發音「Россия」,其名稱應翻譯為「拉西亞」。元朝時根據蒙古語譯為「斡羅思」,到清朝初年許多文獻中曾稱為「羅剎」,但在以國家相稱時則多譯為「鄂羅斯」或「俄羅斯」。清乾隆年間官修《四庫全書》時將其正式統一為「俄羅斯」或簡稱「俄國」,自此沿用至今。

俄羅斯地域在舊石器時代已經有人類居住。

從國家和國際法律的角度來看,現代俄羅斯國家在1917年11月7日出現,1991年12月25日更名為俄羅斯聯邦通稱為俄羅斯或俄國,是俄羅斯沙皇國、俄羅斯帝國、俄羅斯共和國和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以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國際義務的繼任者。

建國歷史的變遷:
古代羅斯國家(基輔羅斯,862年至1242年)
弗拉基米爾大公(1157年至1389年)
莫斯科公國(1246年至1389年)
莫斯科大公國(1389年至1547年)
俄羅斯沙皇國(1547年1月16日至1721年1月22日)
俄羅斯帝國(1721年1月22日至1917年9月1日)
俄羅斯共和國(1917年9月1日至1917年11月7日)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17年11月7日成立,1922年至1991年屬於蘇聯)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922年12月30日 - 1991年12月26日)
俄羅斯聯邦(1991年12月25日 - 至今)


俄羅斯最早期的政權是維京人在公元9世紀建立的基輔羅斯公國,是一個由862年至12世紀中葉,以基輔為首都,東斯拉夫人為主體的早期國家。
根據史學史的觀點,基輔羅斯被認為是3個現代東斯拉夫人國家(白俄羅斯、俄羅斯及烏克蘭)的前身。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和他的兒子雅羅斯拉夫統治的時期,被認為是基輔的黃金時期,當時他們接納了東正教,也創立了俄羅斯法典(Русская правда)。

基輔羅斯在公元13世紀被金帳汗國佔領。

中世紀後期俄羅斯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並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帝國,並從15世紀起開始向亞洲擴張。
在歷代沙皇的領導下,俄羅斯帝國在18世紀開始現代化並到處擴張,成為歐洲列強之一,然而20世紀初開始俄國的實力開始下降,人民也對現狀日漸不滿。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國在軍事上的慘敗以及之後的內戰,十月革命終於在1917年爆發。

之後不久,共產黨在列寧的領導下取得政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亦就此成立。在史達林的領導下,蘇聯由一個農業國迅速工業化,並且實行農業集體化,在統治期間亦有大量人口的非正常死亡。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納粹德國後,發展成為冷戰中的紅色超級大國,到了1980年代晚期,蘇聯進行了多項激進的改革,蘇聯最終於1991年解體。

1991年8月24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共和國最高蘇維埃宣布俄羅斯脫離蘇聯獨立。俄羅斯蘇維埃聯邦共和國更名為俄羅斯聯邦並成為主權國家。
從此之後,俄羅斯聯邦雖未能成為諸如前蘇聯、現美國等超級大國的地位,但仍被國際承認是極具影響力的世界性大國,亦是世界第二軍事強國,經濟曾一度面臨困境,政治方面也出現過1993年憲政危機,但就目前經濟狀況有了決定性的改善。


========== 國 旗 ==========

俄羅斯聯邦的國旗採用傳統的泛斯拉夫顏色,旗面由三個平行且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白、藍、紅三色。

1699年彼得大帝到荷蘭學習造船術時,他意識到需要為俄國的海軍設計一面軍旗。他因此效仿荷蘭的三色國旗設計,但顏色是另選的(當時的荷蘭國旗是橙-白-藍三色)。彼得大帝當時選擇的顏色是紅、白、藍三色,也就是後來的泛斯拉夫顏色。
旗幟中的白色代表寒帶一年四季的白雪茫茫,藍色代表亞寒帶,又象徵俄羅斯豐富的地下礦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資源,紅色是溫帶的標誌,也象徵俄羅斯歷史的悠久和對人類文明的貢獻。三色的排列顯示了俄羅斯幅員的遼闊,但另一方面白色又是真理的象徵,藍色代表了純潔與忠誠,紅色則是美好和勇敢的標誌。

1883年5月7日這面旗幟正式成為俄國國旗,1917年十月革命後三色旗被取消,1991年8月21日這面旗幟再次被採用,成為獨立的俄羅斯聯邦的國旗。但當時所採用的國旗比例仍為蘇聯時期的1:2,在1993年以後俄羅斯國旗的比例被修改為2:3。

俄羅斯國旗,拍攝地點:聖彼得堡


俄羅斯國徽



========== 貨幣 匯率 ==========

盧布(俄語:рубль,貨幣符號:руб; 代碼:RUB)是俄羅斯的法定貨幣,輔幣為「戈比」,1盧布等於100戈比。

在前蘇聯時期,盧布的幣值曾高達2美元兌換1盧布,但蘇聯解體後通貨膨脹非常迅速,盧布的幣值急劇下降,最低時達1400盧布兌換1美圓。1994年俄羅斯開始發行新盧布,普京當選總統後,執行控制通貨膨脹的政策,新盧布曾一度達到將近22盧布兌換1美圓,但受2008年世界金融風暴影響,盧布逐步貶值到目前將近30盧布兌換1美金。

依上述,在俄羅斯我用海外提款取錢,而當時盧布跟台幣比值接近,所以匯率幾乎就是1:1(2011.12)。


紙幣有 5, 10, 50, 100, 500, 1000, 5000 盧布,這是拿到過的面額(500被我花掉了)



硬幣有1, 2, 5, 10 盧布, 1, 5, 10, 50 戈比(1, 5 戈比是很少見了,1戈比也僅得一枚)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Wikipedia』& 其它各網站補充,資料日期:2011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蒼海中的 朔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