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阿格拉(Agra,印地語:आगरा)是位於印度北方邦亞穆納河畔的一座古老的城市,1526年至1658年期間是蒙兀兒帝國的首都。
阿格拉是著名的旅遊城市,泰姬瑪哈陵和阿格拉堡就位於該市。

1983年,「阿格拉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登錄名稱:阿格拉堡 Agra Fort
  評定標準:(3) 呈現有關現存或者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

1983年,「泰姬瑪哈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登錄名稱:泰姬瑪哈陵 Taj Mahal
  評定標準:(1) 表現人類創造力的經典之作。


〝金三角〞的相關位置



========================================

既然被稱為〝金三角〞,交通上自然不是問題。

中午我從 Jaipur 出發,大約五個小時左右的車程,我來到了 Fatehpur Sikri。
不是直接去 Agra,而是到三十多公里外的 Fatehpur Sikri,為什麼是到這裡?因為是紅囍給的主意。

說起紅囍....
當初她從 Agra 坐巴士來到這裡,因為 Fatehpur Sikri 也有一個世界遺產,所以她來這裡看看
Fatehpur Sikri 的位置較偏,自然比較清閒,少了城市的喧囂~
紅囍走著走著,在路邊碰到一個小女孩,女孩看見紅囍是個遊客,就問要不要住她們家?
就這樣,紅囍在這裡過了一段悠閒的日子~
(紅囍一直強調,這個小女孩把她照顧得蠻好的,這似乎是她很喜歡這裡的主因.....=_=")


不管怎樣,她的推薦確實挺好的,雖然沒有小女孩在路邊迎接我~@@"


巴士放我在一個叉路口的位置,走進去大概一點多公里



Fatehpur Sikri 的街道



*************** 翌日 ***************

從 Fatehpur Sikri 到 Agra 大約一個小時的車程。

先來說說〝帖木兒帝國〞,時代介於 1370年 到 1506年之間。

當年,由於文化差異,察合台汗國在14世紀中期分裂成東、西兩個部份,東部以傳統蒙古游牧社會為主,西部被伊斯蘭化突厥貴族控制。
「帖木兒」出生於西察合台汗國,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貴族家庭,當時是1336年,時值元朝末期。
當時帖木兒的家族勢力已經開始支配部份地區(西察合台汗國位於中亞一帶),後來帖木兒娶了西察合台汗國後王的公主為妻,該公主為成吉思汗的七世後裔,所以帖木兒又被稱為駙馬帖木兒。

1369年,他殺了有兄弟情誼的西察哈台汗忽辛,宣稱自己是成吉思汗的繼承人,之後開始了「帖木兒帝國」。

帖木兒建立帖木兒帝國初始,正值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時候(1368年),當時的元朝退居北方,史稱「北元」。
一開始,帖木兒還對明朝遣使進貢,後來久而久之就不這麼回事了,帖木兒不斷的擴張疆土,往西邊大敗了當時的鄂圖曼帝國,使其帝國拓展為南到印度德里、西到小亞細亞及美索不達米亞的大帝國。
1404年,帖木兒正如日中天,開始率軍進攻明朝,可惜好景不長,帖木兒在隔年的進軍途中病死了,也結束了其無敵的征戰歷史。
(假如當時他打贏了,說不定現在我們會改信伊斯蘭教....@@)

帖木兒帝國的繼承人沒有太了不起的建功,到了1506年就被突厥的烏茲別克部落所滅,僅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歲月。


帖木兒跟本文並沒有太大關係,我要說的是帖木兒帝國的後裔所建立的 ─「蒙兀兒帝國」。


1526年,帖木兒的後裔〝巴卑爾〞南下印度,建立了〝蒙兀兒帝國〞(1526年-1858年)。
「蒙兀兒」即「蒙古」的意思,後來帝國的全盛領土幾乎囊括整個印度次大陸、及中亞阿富汗等地。
帝國的官方語言是波斯語,統治者是信奉伊斯蘭教,但當地民眾有根生地固的印度教,所以這個時代就是在這樣一個宗教背景下發生,文化藝術自然也有混雜的元素在裡頭。

這個帝國雖然持續了三百多年,但只有最開始的六個皇帝比較認真,整個國力是持續上進的狀態,底下列出這六位皇帝:

 巴卑爾 (Bâbur,1526年-1530年)
 胡馬雍 (Humâyûn,1530年-1539年,1555年-1556年)
 阿克巴 (Akbar,1556年-1605年)
 賈漢吉爾 (Jahângîr,1605年-1627年)
 沙賈汗 (Shâh Jahân,1628年-1658年)
 奧朗則布 (Aurangzeb,1658年-1707年)

基本上傳承都是父子關係,假如百科上寫的沒錯的話.....@@

好了,時代背景知道了,接下來我要講的故事就是發生在這些皇帝還活著的時代。


===== 阿格拉堡(Agra Fort) =====

這個城堡建得要早一些,雖然是1504年的洛提王朝,但真正的大興土木是在二十多年後接手的蒙兀兒帝國。

蒙兀兒帝國的頭百多年以阿格拉為首都(直到1658年後才遷都),從第三代帝王〝阿克巴〞開始對這個城堡大興土木,將穆斯林和印度教的建築風格融匯一體,之後經其子〝沙賈汗〞的改建,大致就成了眼前所見。
因為建材採用紅砂石的關係,整個城堡呈現紅色,所以又稱之為「阿格拉紅堡」。

題外話,印度有三大紅堡,除阿格拉紅堡之外,另兩座是〝德里紅堡〞及〝勝利之城〞。
(勝利之城就是 Fatehpur Sikri,是下一篇的故事....)


阿格拉堡的南邊大門,阿馬‧辛格門(Amar Singh Gate)


會取這個名字是有原因的。

話說,阿馬‧辛格是來自Jodhpur的一個王公,1644年的某日,他從偷取了皇帝的珍寶之後騎馬逃至於城門下,被憤怒的沙賈汗射死,於是乎,大門就取了這個名字,以誡不法之徒。

當然也有其它的城門,名為德里門、喀什米爾門...等,多半是以對應方向會抵達的地區城市來命名,目前打開使用的只有南門。


往左望去,延伸的城牆



走進入口,偌高的城門



過道兩側也有高牆....



這是〝賈漢吉爾宮〞(Jehangir's Palace),假如我沒弄錯的話....



宮前庭院裡放了一個大石缸,據說是賈漢吉爾的妻子調製玫瑰香油用的



建築裡的視野



花紋,是印度揉合伊斯蘭藝術的代表



在這個紅堡,有著許多故事。


說起阿克巴,他向聖人祈求得到一個兒子(賈漢吉爾),聖人預言他將會繼承王位。
不久之後,他的另兩位兒子都相繼先逝,阿克巴對賈漢吉爾更加的疼愛,可惜,長大後的賈漢吉爾先勾結葡萄牙人自立爲王,又設下圈套謀害父親的重臣,阿克巴很悲傷,卻還是原諒了兒子;
之後王子再次企圖的奪位,依然不成功,重臣提議剝奪王子的繼承權,但阿克巴再次原諒了兒子,僅以10天禁閉作處罰。
1605年,疾病纏身的阿克巴爲賈漢吉爾舉行了授位儀式,之後孤獨的去世了。

                         -- 這是一個慈父與逆子的故事
----------

賈漢吉爾繼位後不久,也遭到他的長子〝胡斯勞〞舉兵謀叛,賈漢吉爾親征打敗自己的兒子,但他並沒有太大的胸襟,他弄瞎其長子並囚禁他。
17年後,長子出獄了,卻被自己的弟弟(沙賈汗)給毒死了。

                         -- 這是狠父與逆子、加上沒血性弟弟的故事
----------

接下來的皇帝沙賈汗,與〝姬蔓·芭奴〞的愛情故事是最讓人歌頌的,芭奴入宮19年,共生了八男六女,但是在第14次分娩時,不幸感染了産褥熱,之後沙賈汗為她建了泰姬陵。
可惜,沙賈汗晚年被兒子奧朗則布囚禁于紅堡,由最小的女兒照顧飲食,只能眺望著泰姬陵來思念愛妻,度過最後的八年餘生....

                         -- 這.....算是悲劇愛情故事吧?@@

邊樓的八角亭



眺望泰姬陵,當年的沙賈汗也是這樣的看著吧?



----------

堡內有一個蒙兀兒式的花園(看不出來種什麼)



另一個建築裡,滿是特有的花紋







這是公眾大廳,據說是帝王聆聽朝臣諫言的地方



這是從側面看過去....



理論上,皇帝應該在是上面聽諫言吧?



大廳外的廣場上,不知是誰的墓(牌子上寫著Tomb of Sir John Colvin)



遠方是清真寺,但沒有開放參觀....



其實紅堡的範圍不小,據說原本有五百多座建築,只不過是保存至今的只有中心區塊。

我就點到為止吧....


----------

直走是往泰姬陵,大約一點多公里



路口的雕像



路過的駱駝車



走了約半個小時,到了,很多人排隊買票,但不用擔心,我是外國人~
(右邊有一個窗口是For外國人,只不過....當地人票價30塊,我750,貴上幾十倍呀...ㄒ﹏ㄒ)



===== 泰姬瑪哈陵(Taj Mahal) =====


來了,終於可以親眼目睹.....



泰姬‧瑪哈陵(好多人....@@)



〝泰姬〞是TAJ的音譯,為皇冠之意,跟葬於此的「姬蔓·芭奴」無關。


沙賈汗的愛妻「姬蔓·芭奴」,本名是〝亞珠曼德·貝儂·比古姆〞(Arjumand Banu Begum),1593年4月出生,波斯人,原本是在市集賣糖果的美少女,傳說貌美無比,皮膚如玻璃一樣透明。
1612年與沙賈汗皇帝結婚,是其第三任妻子,被賜予「慕塔芝瑪哈(Mumtaz Mahal)」的封號。

在第14次的生產中,感染了產褥熱,於臨終前向沙賈汗要求了幾個承諾,包含了終身不能再娶,以及為她建造一座美麗陵墓,沙賈汗答應了他,於是....

1632年,泰姬陵開始動工
工程動員了2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工匠、書法家,建築融合中亞、波斯、印度本土風格,歷經22年的歲月,最後於1954年竣工



泰姬陵被稱之為「完美建築」,其很大原因來自於其對襯性
底下的兩張照片是泰姬陵的兩個不同面(南面跟西面吧?),但是看上去是一樣的。

這是南面



這是西面,太陽下山的那一面



圍繞泰姬陵的,是四座叫拜樓



因為天氣熱,大家都聚在有陰影的這一側....@@



前面底下的是亞穆納河,也是恆河的其中一個支流



泰姬陵的材料來自印度各地和亞洲,主要是白色大理石及各地的珠寶,當時以超過1000 頭大象運送這些建築材料



西藏的綠松石,阿富汗的青金石,中國的玉和水晶,旁遮普邦的碧玉,斯裏蘭卡的藍寶石還有阿拉伯的瑪瑙...等,鑲嵌在白色大理石中
1857年,印度有發生暴動,當時有英國士兵從牆壁任意鑿出寶石,事後有經過大程度的修復工作,所以眼前所見應該不全是當年所留下來的....



歷史記載,蒙兀兒帝國的首六位皇帝算得上有建功的皇帝,之後開始走下坡,其實並不意外,第五位皇帝時花大錢建這個泰姬瑪哈陵,那國庫要不空也難,當時又沒有TVBS在追蹤報導,還是皇帝萬歲的時代嘛....
不過事後可能是賺錢的,現在每年都有數百萬名遊客來到這裡,其中有幾十萬名是來自海外,那門票的收益是很可觀的~@@

所以沙賈汗的花錢是種投資?嗯,搞不好他是這麼想的.....@@


看不懂的文字,波斯文嗎?



入口處,許多人排隊



裡頭不能拍照....



聽說沙賈汗在死後跟其愛妻姬蔓·芭奴葬在一起,看來是真的,奧朗則布還算有一點孝心
這應該是像徵性的空棺,真正的王與后應該是在地底下的土窖中(在裡頭真的不能拍照)



----------

在東、西兩側,各有一座清真寺





奇妙的天井花紋





從清真寺內看泰姬陵



----------

入口處進來時會經過的花園,接下來準備要回去了



有點依依不捨....



臨走前,大媽要跟我一起拍照....@@



再見了,泰姬瑪哈



近年來隨著印度工業化的發展,泰姬瑪哈陵遭受馬圖拉煉油廠産生的酸雨侵蝕,乳白色的大理石外墻出現了黃斑,墓室生出了小孔,白銀大門變黑。
泰姬瑪哈陵附近的亞穆納河污染嚴重,河中化學物質含量偏高,有專家認爲泰姬瑪哈陵的基座最終將會崩坍。
生態學家建議在泰姬瑪哈陵周圍栽種桑樹來吸收二氧化硫,印度政府開始大量栽種桑樹,並成立泰姬保護區(Taj Trapezium Zone (TTZ))。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蒼海中的 朔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