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羅馬(意大利語:Roma)是義大利首都,為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位於義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七座小山丘上,是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
羅馬也是天主教的中心,市區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而梵蒂岡是天主教教宗和教廷的駐地。

羅馬位於義大利中部拉齊奧大區的台伯河平原上,台伯河和阿涅內河在羅馬城外匯合,古羅馬中心就沿着台伯河岸發展起來,河岸邊有七座山丘:帕拉蒂尼(Palatino)、阿文提諾(Aventino)、卡比托利歐(Campidoglio)、奎利那雷(Quirinale)、維米那勒(Viminale)、埃斯奎利諾(Esquilino)和西里歐(Celio),因此羅馬也被稱為「七丘之城 City of Seven Hills」。

----------
根據羅馬神話描述,羅馬建城日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距今已有2700多年歷史,由雙胞胎「羅穆盧斯」(Romulus)和「瑞摩斯」(Remus)所建立,羅穆盧斯和瑞摩斯是戰神瑪爾斯和女祭司雷亞•西爾維亞(Rhea Silvia)的雙胞胎兒子,因此羅馬人有時也自稱是「瑪爾斯之子」。

羅穆盧斯和瑞摩斯的祖父「努米托」是從特洛伊逃出來的埃涅阿斯的後代,後來努米特成為阿爾巴朗格的國王,後來被其兄弟「阿穆利烏斯」所篡位。
當上國王後,阿穆利烏斯害怕被努米特的女兒「雷亞·西爾維亞」生出的孩子所報復,於是命人將剛出生的雙胞胎兄弟丟入台伯河中。
被派去的僕人於心不忍,不願殺這對兄弟,於是將搖籃放在台伯河畔。後來河水漲起,安穩地將搖籃給帶走。
河神將雙胞胎帶到了帕拉蒂尼山上,一條母狼在一顆榕樹下飼養了兩兄弟。後來一名牧羊人「浮士德勒」發現了兄弟倆並將他們帶回家,與妻子「阿卡·勞倫緹雅」一同將他們撫養長大。
長大成人後,兩兄弟推翻了阿穆利烏斯,處死了仇敵,並讓努米特重獲其國王的地位。

「母狼餵哺育羅穆盧斯和瑞摩斯」



後來,羅穆盧斯和瑞摩斯決定建造一座自己的城市,但在新城選址問題上起了爭執,幾經波折,最後羅穆盧斯殺死了弟弟瑞摩斯,成了新城市的最高統治者,他將自己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為「羅馬」,並成為了第一任國王。

以上是帶有許多神話色彩的說法。

另一個較客觀的說法,羅馬是由早期居住於意大利中部的伊特魯里亞人所建立的,「羅馬」的含意有兩種可能:一是「河畔之城」,二是源自某個家族的姓氏「盧馬」(Ruma)。
根據歷史學家推斷,認為羅馬城真正形成城市形態是在公元前6世紀,是由來自帕拉蒂尼山和後來的古羅馬集市廣場地區的游牧民族發展而成的,他們在公元前8世紀群居到現在的羅馬城附近,逐漸形成一座城市,進而發展成為羅馬王政時期的首都。

----------
羅馬城建立後,歷經羅馬王政時代(公元前753年—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公元前509年—前27年)。
公元前1世紀,羅馬已經成為一座擁有一百萬人口的城市,無論從地理上還是從政治上,都是羅馬共合國的中心,當時城裡已擁有了一整套有效的給水和排水系統,完整的城市道路網,和有效運作的城市消防和警察系統。

羅馬帝國時期(公元前27年—476年),羅馬的版圖不斷擴張,逐漸控制了整個地中海區域。
弗拉維王朝時期(69年—96年),羅馬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在這一時期建造了一大批著名的建築,如「羅馬競技場」和「帝國議事廣場」的部份,剩下的由圖拉真(98年—117年在位)在2世紀初完成,其後卡拉卡拉(211年—217年在位)和戴克里先(284年—305年)時期,公共浴場以及周邊的圖書館成了羅馬的固定生活內容。
戴克里先執政時羅馬的人口數達到最高點,這是公認為羅馬帝國最鼎盛的時期,但由於羅馬帝國的皇帝熱衷於排場,建造越來越宏偉的建築,羅馬帝國開始走上衰敗之路,又隨着君士坦丁大帝在330年建成了「新羅馬」君士坦丁堡,羅馬逐漸失去它的政治地位。

5世紀,歐洲人口大遷移,羅馬先後遭到哥德人(410年)、汪達爾人(455年)和勃艮第人(472年)的入侵和洗劫,476年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554年羅馬歸屬了東羅馬帝國,但城市管理制度上受到了教宗很大的影響。

8世紀至11世紀間,羅馬陸續受到倫巴第人等的入侵和佔領,交替地被拜占庭帝國統治和被日耳曼人劫掠。在中世紀早期,羅馬人口銳減到了僅僅2萬人,城市範圍也被局限於台伯河沿岸。
756年,法蘭克王國國王丕平把羅馬獻給了教宗,賦予教宗對羅馬和周邊地區的世俗管轄權,創建了教宗國,史稱「丕平獻土」,這給予了羅馬新的政治角色,羅馬成為教宗國的首都(一直持續到1870年教宗國被意大利王國吞併)。
800年,教宗良三世在羅馬加冕查理大帝為神聖羅馬帝國第一任皇帝,羅馬同時成為了教宗和神聖羅馬帝國爭奪的焦點。

羅馬除了在中世紀的一些短暫時期是獨立的城市外,幾個世紀中大部分時間仍是教宗國的首都和「聖城」。

1527年,神聖羅馬帝國查理五世的軍隊侵入義大利,焚掠了羅馬,羅馬不再具有政治力量,轉而在教廷支助下成為了文藝復興時期和巴洛克時代的文化和藝術活動中心。

17世紀,羅馬人口再次大幅增長到了10萬人,但因為反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羅馬在接下來幾個世紀的發展仍舊落後於歐洲其他國家的首都。
19世紀,羅馬發生了民族主義運動,先後兩次得而復失了短暫的獨立地位,成為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發起的義大利統一運動的希望焦點。
1861年,義大利統一,並成立了義大利王國,羅馬在1871年成為義大利王國的首都。

1922年10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後,墨索里尼進駐了羅馬,標誌着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國家法西斯黨上台掌權,一個同納粹德國聯盟的意大利帝國誕生。
1929年,墨索里尼代表意大利政府和羅馬教廷訂立拉特蘭條約,羅馬教廷承認羅馬作為義大利國家首都的地位,義大利政府則承認羅馬教廷對梵蒂岡範圍內的主權。
這段時期羅馬人口飛速增長,從義大利統一時的21萬2千人增加到了超過1百萬人,但是這個增長止步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的轟炸和納粹的佔領使得羅馬受到嚴重的破壞。

墨索里尼被處死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46年的公民投票決定廢除君主制,成立了現在的意大利共和國。

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羅馬成為「時尚之都」,人口再次增長,直到1980年代中期的280萬人,由於交通堵塞和城市污染等原因,部分羅馬人搬出羅馬城到周邊地區居住,羅馬人口開始緩慢地減少。

由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少數沒被戰火波及的城市之一,羅馬市中心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


1980年,「羅馬歷史中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登錄名稱:羅馬歷史中心,該城中享有治外法權的聖座房地產和城外聖保祿大殿(1990年新增,城外聖保祿大殿與聖座共有)
       Historic Centre of Rome, the Properties of the Holy See in that City Enjoying Extraterritorial Rights and San Paolo Fuori le Mura
  評定標準:(1) 表現人類創造力的經典之作。
       (2) 在某期間或某種文化圈裡對建築、技術、紀念性藝術、城鎮規劃、景觀設計之發展有巨大影響,促進人類價值的交流。
       (3) 呈現有關現存或者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
       (4) 關於呈現人類歷史重要階段的建築類型,或者建築及技術的組合,或者景觀上的卓越典範。
       (6) 具有顯著普遍價值的事件、活的傳統、理念、信仰、藝術及文學作品,有直接或實質的連結。


位在義大利中部的羅馬



========================================


羅馬市區



即然為七丘之城,自然少不了起起伏伏


----------

要介紹羅馬,那就先從帕拉蒂尼山(Palatine Hill)開始,這裡是很多故事的起源。

這裡有「古羅馬廣場」,是古羅馬時代的城市中心,包括了一些羅馬最古老與最重要的建築,是羅馬久遠歷史所保存的最古老地區之一。根據語源學,「宮殿」(Palace)的英語一詞乃源自帕拉蒂尼山(Palatium),此字在當時的羅馬解作宮殿,原意是指「位於帕拉蒂尼山(Palatine Hill)上」,義大利語的Palazzo及法語的Palais等(二詞亦解作宮殿)亦是衍生於此。


俯瞰下面的就是「古羅馬廣場」,沿伸到最右邊的是「羅馬競技場」



雖說是山,但帕拉蒂尼的高度才大約40多米,本來七丘的定義就是小山丘,要不羅馬也不會建在這裡。
根據考古挖掘顯示,這裡大約從公元前1000年起就已經有人居住。

羅馬共和國時期(公元前510年至公元前44年),很多富有的羅馬人皆在此地置有物業,而奧古斯都(公元前63年至公元14年)、提比略(公元前42年至公元37年)與圖密善(公元51年至96年)的宮殿遺跡在此,至今仍然可見。


有些許挖掘出來的雕塑在附屬博物館展示



尼祿,54年-68年在位,羅馬帝國朱里亞·克勞狄王朝的最後一任皇帝,通常被評為古羅馬的暴君之一



===== 羅馬競技場(Colosseum,義大利語:Colosseo) =====

「何時有Colosseo,何時就有羅馬,Colosseo倒塌之時,也是羅馬滅亡之日。」



羅馬競技場又譯作羅馬大角鬥場、羅馬圓形鬥獸場,是古羅馬帝國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也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
當古代世界七大奇蹟其中的六項已不復存在,瑞士的新七大奇蹟協會(New 7 Wonders Foundation,N7W)發起的世界現存公元2000年以前的建築中挑選七個代替舊的世界七大奇蹟的活動,經過全球一億民眾網路票選,新七大奇景名單在2007年7月7日在葡萄牙里斯本被揭曉,古羅馬競技場也名列其中,和中國的萬里長城、約旦的佩特拉古城、巴西里約熱內盧基督像、祕魯的馬丘比丘、墨西哥奇琴伊察的卡斯蒂略金字塔、以及印度的泰姬瑪哈陵並列,成為新世界七大奇景。


僅管這個評選不能說是絕對客觀,但也表達了一個綜合體現的評價在裡頭



羅馬競技場建於公元72年-82年,由維斯帕先(Vespasian)皇帝下令修建,其兒子提圖斯(Titus)在位期間建成,下一位國王圖密善又曾修建它,根據羅馬史學家狄奧•卡西烏斯(Dio Cassius)的記載,競技場建成時羅馬人舉行了為期100天的慶祝活動宰殺了11,000隻牲畜。

羅馬競技場這樣的建築形態起源於古希臘時期的劇場,當時劇場都傍山而建,而且呈半圓形
但到了古羅馬時期,人們開始利用拱券結構將觀眾席架起來,並將兩個半圓形的劇場對接起來,因此形成了所謂的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並且不需要再靠山而建了



競技場長軸187米,短軸155米,周長527米,中央表演區長軸86米,短軸54米,地面鋪上地板,外面圍著層層看台,約有60排,分為五個區,最下面前排是貴賓(如元老、長官、祭司等)區,第二層供貴族使用,第三區 是給富人使用的,第四區由普通公民使用,最後一區則是給底層婦女使用,全部是站席



競技場的看台用三層混凝土制的筒形拱上,每層80個拱形成80個開口,最上面兩層則有80個窗洞,觀眾們入場時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編號,首先找到自己應從哪個底層拱門入場,然後再沿著樓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區域找到自己位子
這種入場設計,在今天的大型體育場依然沿用



昔日觀眾席的想像圖



今日



競技場是古羅馬舉行人獸表演的地方,參加的角鬥士要與一隻牲畜搏鬥直到一方死亡為止,當然也有人與人的搏鬥



中央表演區剖析圖
地底隱藏很多洞口和管道,可以儲存牲畜、道具以及角鬥士,表演時再將他們吊到地面上



原覆蓋的地板已不存在,現只存在支撐的結構骨架



217年,競技場遭雷擊引起大火,受到部分毀壞,但很快的在238年又修復,繼續舉行人與獸或人與人之間的搏鬥表演,一直到公元523年這樣的活動才被完全禁止。

公元442年和508年發生兩次強烈地震,競技場結構造成了嚴重的損壞,中世紀時期該建築物並沒有受到任何保護,因此損壞進一步加劇,後來乾脆被用來當作碉堡。


公元608年,中世紀時改成一個城堡,此後部分被毀,成了挖取建築材料用以建造教堂和宮殿的場地。
15世紀,教廷為了建造教堂和樞密院,拆除了鬥獸場的部分石料。
1749年,羅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難為由才宣布其為聖地,並對其進行保護。約翰•保羅二世教宗生前每年都會在此舉行儀式紀念這些殉難的烈士,但是卻沒有歷史證據顯示確曾有基督徒在此殉道。


有還原地板,為了真實展現昔日的風采







夕陽下的競技場



===== 君士坦丁凱旋門(Arch of Constantine) =====

競技場旁的君士坦丁凱旋門。

君士坦丁凱旋門是為了紀念君士坦丁一世於312年10月28日的米里維橋戰役(Battle of the Milvian Bridge)中大獲全勝而建立,也是羅馬現存最新的一座凱旋門



君士坦丁凱旋門高21公尺,寬25.7公尺,縱身7.4公尺。有3個拱門,中央的拱門高11.5公尺,寬6.5公尺,兩側的拱門則高7.4公尺,寬3.4公尺。

拱門上方由磚塊所砌成,表面有雕刻圖案,主體是由幾根分開的圓柱及刻有銘文的頂樓所構成,設計類似古羅馬廣場的塞維魯凱旋門



因為君士坦丁凱旋門橫跨在凱旋大道(Via Triumphalis)上,所以當時羅馬皇帝在凱旋式時會從這條路進入羅馬。

這條路線是從戰神廣場開始,穿過馬克西穆斯競技場(Circus Maximus),隨後沿著帕拉蒂尼山前進,在通過君士坦丁凱旋門後,隊伍馬上在圓錐柱(Meta Sudans)左轉,沿著神聖大道到達古羅馬廣場,途中也會穿過提圖斯凱旋門,登上卡比托利歐山到達終點朱庇特神廟。


===== 卡比托利歐山(Campidoglio Hill) =====

卡比托利歐山(Campidoglio Hill)在帕拉蒂尼山西邊,也是羅馬七座山丘之一。

羅馬建城初這裡也是重要的宗教與政治中心,山上曾建有朱庇特神廟、維約維斯(Veiovis)神廟等宗教建築,檔案館(Tabularium),以及君士坦丁巨像(Statua colossale di Costantino I),但後續經過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時期,古代殘存遺址大多已被時期建築所覆蓋,只留下少數地基廢墟。

(考量文章簡約與整體的故事性,這一段請讓我簡單帶過~@@")


維克多艾曼紐二世紀念堂(Vittorio)
設計於1895年,1911年開工,1935年完工,用以紀念統一義大利的第一位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



紀念堂前的威尼斯廣場(Piazza Venezia),因為附近的威尼斯宮(Palazzo Venezia,照片左側)而得名,該建築始建於1455年,大部分石料取自附近的羅馬競技場,墨索里尼曾在2樓的陽台向廣場上擠滿的人群發表著名的〝陽台演說〞



天壇聖母堂(Chiesa di Santa Maria in Aracoeli),一座羅馬天主教的宗座聖殿







卡比托利歐廣場(Piazza del Campidoglio)
眼前的是元老宮(Palazzo Senatorio),另外左右兩側還有保守宮(Palazzo dei Conservatori)及新宮(Palazzo Nuovo),整體設計是出自米開朗基羅之手,但可惜米開朗基羅未能看到它的完成






===== 希臘聖母堂 & 真理之口(Santa Maria in Cosmedin & Bocca della Verità) =====

接著來到一個比較有趣味性的地方
希臘聖母堂(Santa Maria in Cosmedin),許多遊客都會來到這裡



教堂本身不大,但有許多遊客在這裡排隊



主要是為了,「真理之口」~@@



遊客們就是這樣把手放在嘴裡、拍照,無限循環.....(看得出這張臉有多無奈 @@)



真理之口最為人所熟悉的是出現在1953年的電影《羅馬假期》中,這部電影把真理之口作為測謊儀來使用。
其實真理之口是一個大理石雕刻,通常被認為是1世紀古羅馬噴泉的一部分或井蓋,描繪的可能是異教的神,17世紀才被安放在希臘聖母堂的門廊。


日積月累,光滑的嘴巴



雖然遊客大多是沖著真理之口而來,但這個始建於六世紀的教堂本身也有許多歷史意義,例如教堂的鐘樓是全羅馬最高的中世紀鐘樓



保存完好的大理石鑲嵌圖紋



賣遊客的紀念品....@@"



===== 萬神殿(Pantheon) =====

萬神殿(Pantheon)於公元前27年興建,為的是慶祝奧古斯都大帝打敗安東尼和克利奧帕特拉的勝利,萬神殿(Pantheon)的Pan是指全部,theon是神的意思,意指供奉羅馬全部的神。

最初的廟宇在公元80年被大火焚毀,直到公元125年才由皇帝哈德良下令重建,並在新廟柱廊的山花上刻上了M•AGRIPPA•L•F•COS•TERTIUM•FECIT的字樣,意即「呂奇烏斯的兒子、三度執政官瑪爾庫斯•阿格里巴建造此廟」



公元609年,拜占廷皇帝將萬神廟獻給羅馬教宗卜尼法斯四世,後者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這也是萬神廟今天的正式名稱
也正因為俸獻給教宗,在中世紀消滅羅馬異教痕跡的清洗行動中萬神殿得已逃過一劫,成為現今保存最好的古羅馬建築物



哈德良下令重建的圓頂設計,被米開朗基羅贊嘆為〝天使的設計〞



除了建築本身的歷史意義之外,這裡也是許多偉人的公墓

義大利統一後的第一位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



文藝復興時代藝術三傑之一的「拉斐爾·聖齊奧」,在下有幸親來探視....
墓碑上的墓志銘寫著:「Ille hic est Raffael, timuit quo sospite vinci, rerum magna parens et moriente mori.」(拉丁語),意為「拉斐爾在此處安息,在他生前,大自然感到了敗北的恐懼;而當他一旦溘然長逝,大自然又唯恐他死去。」



雖然沒有門票,但也有關門時間



神殿前的小廣場,有一個方尖碑
全世界現有29座源自古埃及的方尖碑,其中埃及本土現保存9座,義大利則擁有11座,是全球最多的,多是古羅馬時期被從埃及運往羅馬帝國的



===== 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 =====

羅馬有許多廣場,納沃納廣場算是最知名的,無論節假日都異常熱鬧





廣場呈長方形,南北長240米,公元1世紀時,這裡原本是圖密善競技場,後來15世紀被闢為市場



廣場有三座著名的噴泉,座落在北、中、南各一座,眼前這是最有名的「四河噴泉」



四河噴泉由濟安•貝尼尼設計(1651年),有四座雕像圍繞著中央一座方尖碑,四座雕像分別代表世界了四大洲的四條河流──尼羅河、恆河、多瑙河、拉布拉多河

帶槳的恆河,意謂著適航



位於廣場北端的「尼普頓噴泉」,尼普頓是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對照即為希臘神話中的波塞冬



廣場南端,摩爾人噴泉



廣場也有許多藝術表演者





很有意思的手指人偶表演(大叔很像愛因斯坦)



知道我從台灣來的,於是秀出曾到台灣表演的照片,很有趣的大叔~:D



===== 特萊維噴泉(Trevi Fountain) =====

這也是一處遊客眾多的地方



特萊維噴泉(Trevi Fountain)是羅馬最大的巴洛克風格噴泉,高25.9公尺,寬19.8公尺
後側是海神宮(Palazzo Poli),呈現神話故事科林斯柱式的大柱式牆面,中央是駕馭飛馬戰車的海神尼普頓,左右側則是豐裕與健康女神,海神的下方則是海之信使特里同



主雕塑的海神尼普頓



「特萊維」是三岔路口的意思,原先位在三條道路的交匯處,傳說旅人如果投擲一枚錢幣在特萊維噴泉,他們以後將會再度返回到羅馬。
根據電影《羅馬之戀》(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 的劇情,據說如果人們投擲兩枚錢幣在特萊維噴泉的話,將會遇到新的愛情故事;如果投擲三枚錢幣的話,則至少會結婚或離婚。


據資料描述,每天有大約3,000歐元的錢幣投進特萊維噴泉,說是會用來冿貼羅馬一間做窮人生意的超級市場
除了有眾多遊客外,四周圍也有許多駐衛警看守(主要是防止有人偷錢吧?@@")



===== 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 =====


最後是介紹這裡,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



台階名為「西班牙台階」,有趣的是1725年是法國大使出資修建了台階,卻因為西班牙使館坐落於此反而得了西班牙台階這個名字。


這是山上天主聖三教堂(Trinità dei Monti),法國波旁王朝的國王所資助建造



廣場上的破船噴泉(La Fontana della Barcaccia),是由義大利雕塑家濟安•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的父親彼得•貝尼尼(Pietro Bernini)所設計,於1627年-1629年間完成
根據不太可信的傳聞,教宗伍朋八世因為在台伯河水災中對一艘被沖到此地的船有深刻的印象,所以在此建造了破船噴泉





羅馬的歷史太多,不及備載。


===== 後記 =====


話說在羅馬的這幾天,有一天是中秋節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蒼海中的 朔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